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24章 老刘:不差钱儿,他要多少我给多少

第124章 老刘:不差钱儿,他要多少我给多少(3 / 7)

然后曹操又派夏侯惇过来帮老刘一把,结果又没打赢。

可见高顺不止会练兵,指挥作战也是相当不错的。

刘备不觉喜上眉梢,拉着李翊的手,感慨道:

“军师费了良多心思,为我徐州谋划,备实在感激不尽!”

少时,

高顺走了过来,向刘备拱手一礼。

“使君,这支新锐可以训练。”

刘备微微一怔,“原来高将军适才是为试炼人手。”

高顺点了点头,非常实诚地答道:

“兵者,生死之地,非勇者不能任尔。”

“若欲训练陷阵健儿,须选勇猛者,出列受命。”

“然使君这批健儿,皆壮士勇猛,可充先锋。”

高顺说这话时,虽然平静,但内心实则波涛汹涌。

暗叹刘备在徐州已拥重兵,竟还能招募到这么多精壮之士。

其人在徐州是多有名望?

其实,这群新兵是刘备准备了很久,才凑齐的。

他们的父母亲人大多死于战乱,现下无依无靠。

这些人皆怀着对仇敌的痛恨,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同时,也有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多年的战士,他们的孩子,有的也被选了进来。

刘备在这些人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之所以个个龙精虎猛,身强体壮,除了每日的训练外,他们的伙食也是最好的。

每日每天可分配到一升的口粮供应。

并且不时会有鱼、虾、肉禽类的赏赐。

之所以敢这么搞,主要得益于李翊推行的屯田政策。

徐州并不缺水,大量的水田非常适合种植水稻,更有利曲辕犁的发挥。

光是在广陵,就能够做到一年三熟。

后世所谓的只有宋朝占城稻出现时,水稻才有一年三熟。

其实占城稻并不是宋代的。

它甚至都不是东汉才有的。

早在西汉时期它可能就已经存在了。

2007年11月,在对荆州被盗的谢家桥一号汉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就从中出土了一批西汉古稻。

在对古稻进行分析后,发现古稻性状与野稻、早期古稻和粳稻都不相同。

而比较接近籼稻,因此被认为属于倾籼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群。

包括《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也认为,宋代以前便已经有籼稻了。

所以在徐州推广水稻的种植,如不出意外,是可以使粮食产量翻个三五倍的。

等到明年春天,徐州便能收获一大批粮食

最新小说: 穿书七零:新婚夜被送到隔壁借宿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港城冲喜来了个小财神 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 恶美人带娃随军,硬汉军官霸道宠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 神话卡牌供应商:开局哪吒三太子 与恶同眸 我有一柄摄魂幡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