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天真。
其实,不是关羽天真。
是环境造就性格。
关羽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曹操捧着、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同事让着。
这虽然是关羽的幸福,却也造就了他轻虑的性格。
靠着刘备、诸葛亮的惯纵,关羽至死都是江湖人性格,注重义气的有些过头了。
与张飞一样,晚年的性格缺陷被无限放大。
在关羽看来,说不定徐晃因为与自己是老友,会念及旧情,不好意思跟自己交手。
给自己斩杀曹仁的机会。
但徐晃内心却跟明镜似的,我徐晃在是你关羽兄弟之前,更是魏王的臣子。
将军既然熟读春秋,岂不闻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
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六亲不认。
而关羽就是: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他至死都是游侠,不懂职场。
好在此刻的关羽与徐晃兄弟重聚,不必再拼个你死我活。
“事不宜迟,今晚便走!”
关羽拉上徐晃,出了营。
徐晃只带了帐下百十名亲信士兵,与关羽连夜出了营帐,径直投往刘备大营去了。
早有人将此事报与杨奉。
杨奉听说徐晃投刘备去了,顿时大怒:
“此杨县小儿,何敢背我耶?”
话落,即点了本部兵马,连夜去追。
徐晃与关羽在前头赶路,闻得身后喊声大举,知是杨奉察觉,率兵追来了。
“今杨奉领兵追至,我与大兄同去迎敌如何?”
徐晃却摇了摇头,正色道:
“以臣攻旧主,大不义也,吾决计不为此事!”
关羽闻言,反而大喜说道:
“大兄真义士也!”
“既如此,大兄可先领本部兵马前往刘将军大营处投靠,军师定会派人前来接应。”
“关某自率大军在此为大兄殿后。”
徐晃挑眉说道:
“云长所部兵马不多,恐难撄杨奉兵锋。”
关羽一扬眉,不屑地说道:
“吾视天下鼠辈如草芥耳!”
“今日阵前观杨奉军阵,不过土鸡瓦犬,插标卖首耳。”
“大兄可自去,某少时便至!”
徐晃乃不疑有他,径直望刘备大营去了。
关羽只带百十接应他的随从,在此截断去路。
杨奉领兵杀至,见关羽拦路,厉声叱道:
“尔乃何人,敢在此阻吾去路?”
关羽斜睨杨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