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18章 袁尚叹服,上一个这么打仗的还是白

第218章 袁尚叹服,上一个这么打仗的还是白(1 / 10)

却说刘备赶来徐县看望李翊,中间谈及粮食运转问题。

受天气影响,粮食运转效率低下。

虽然有牲畜作为主要的运粮手段,但主要依靠的还是人力。

古代人力运输是相当残酷的,役夫死在半路上更是家常便饭。

用《盐铁论》的话说,就是,“甲士死于军旅,中士罢于转漕。”

意思就是身体好的士兵,都得上前线当炮灰。

身体羸弱的士兵,也不能摆脱当耗材的命运,必须得参加运转工作。

不管你的身份是士兵还是役夫,不管你是赶车拉车还是背负军粮。

参加转运的百姓都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输送军资的转运。

因为军粮是重中之重,军官要是延误了是要军法论处的。

所以军官为了保证运输效率,是不会把役夫当人的。

这是封建时代的特色。

只要你参与运输军粮,就算不死在路上也得扒层皮。

李翊在徐县催督淮南、豫州的粮食转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想出了一个能提高运输效率的办法。

俄顷,工人将李翊发明的物件了出来。

刘备忙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去看。

“……这是鹿车?”

刘备眉头皱起,此车的构造和鹿车很像,但又多了四个支柱,整体的构造不尽相同。

李翊向刘备解释道:

“此车一脚四足,单行每日可走数十里。”

“群行每日可走二十里。”

言外之意,

编队时推车的人素质不一,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

所以按最低标准算,每日可走最少二十里路。

当然了,这个运输效率肯定不算高。

但它好就好在,推车人不会太辛苦。

至少不会再出现像现在这样,半路上死去大量役夫的情况。

李翊发明此车,也是出于人道主义。

尽管运粮的大多是徭役,但他们毕竟是给前线军士运送粮食。

他们的生命应当得到尊重。

“未知此车,一次可运多少粮食?”

刘备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能载多少粮这才是重点。

毕竟此车虽然保证了役夫的生命安全,但如果效率低下的话,反而拖垮全军。

“一车可载二十石!”

李翊比了两根手指头,向刘备信誓旦旦地保证。

“……嗯。”

刘备一颔首,感慨道:

“一车

最新小说: 综武:武当小师叔,领悟剑之大道 噩梦之光 吞噬星空:一级一天赋,无敌浑源 我成杀猪匠了,你说我是真千金 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哪吒:我是敖丙的娘! 九公主她又美又飒楚倾歌 斗罗:剑修无上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超凡大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