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由于关羽是元从,加上刘备的那层关系在。
同事们多少要让着他。
而魏延没有关羽的好命,脾气却又远远大于关羽。
魏延人缘儿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丞相死后,魏延与杨仪同时向朝廷上表说对方造反。
彼时的后主刘禅便询问侍中董允,丞相府留守的长史蒋琬。
结果两人都保证杨仪绝对忠诚,而对魏延持怀疑态度。
不过刘禅还是展现出了智慧,他没有急着治魏延的罪。
而是先让蒋琬带领禁军去成都接应,让他去处理杨仪和魏延的争端。
从这件事你便能看出来,魏延的人缘有多差。
在军中、朝廷根本就没有一个重量级的盟友。
出了事儿,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帮他说话。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儿童。
李翊实在不放心将他单独外派出去。
可不用魏延,也属实是浪费他的才能。
所以才将他收入丞相府中,由自己亲自来监管,带领他。
至少由自己来当“家长”,这“熊孩子”万一闹出什么事儿来,还能斡旋斡旋。
魏延既被收入相府之中,众皆称贺。
不表。
……
荆州,襄阳。
尽管曹仁、郭嘉已经在尽量淡化张允身死所造成的影响。
但其作为江陵大将,想要完全将消息封锁是不可能的。
张允为曹仁所杀的消息,到底还是传回了襄阳。
时蔡瑁正在水寨替曹操习练水军,闻说张允被杀的消息,亦倍感震惊。
连忙问其中细节,听罢,诧怪道:
“张允与我一同起事,今荆襄八郡已与曹魏联合。”
“战端尚未启,其又怎会于此时与李翊勾结。”
“此事没那么简单,定有蹊跷!”
或有人谏曰:
“只恐是曹氏欲夺我荆州水军,故捏造通敌罪名,害了张将军。”
“将军您宜当早做准备!”
蔡瑁一凛,忙道:
“曹公与吾乃是旧交,岂会害我?”
或再谏曰:
“公言差矣,曹操此人绝非善类。”
“岂不闻其曾放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张允将军身系江陵重防,纵然有罪,曹氏也当与我等荆州人先行商议。”
“却连知会将军一声都不曾,便自行决断。”
“如此藐视将军,将军不可不防呐!”
蔡瑁后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