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欲颠覆我河北政权哩!”
刘禅便问,“那那些钦犯呢?”
“听说俱为河北兵杀矣。”
“这负责执行命令的将军啊,乃是当今的邺城令魏延。”
“诶!听说魏延就是在执行完此事之后,才升了官,当上邺城令的。”
由于河北已经迁都至邺城了,邺城令的官职就相当大了。
“那这些妇人……?”刘禅接着问。
“当然也准备杀了。”
妇人不假思索地回道答,“司马氏犯的是谋逆的重罪,他们的家属岂能够幸免?”
“本来当初攻打河内之时,就该杀尽的。”
“但相爷有好生之德,为她们执行了死缓一年。”
“如今一年之期已到,自该杀矣。”
这便是包括这名妇人在内,所有河北人关于河内司马氏所了解到的全部信息了。
当然了,我们常说过。
底层民众得到的消息,都是统治阶层希望他们听到的信息。
真相永远掌握在统治阶层手中。
就比如对外出征,你一万兵,可以宣称有十万兵。
打了败仗,你可以宣传说打了个平手。
这都是一种稳住舆情的手段,也巩固自身统治的方式罢了。
河内司马氏也是如此。
其实司马氏所犯的罪,主要有两条。
一则是诽谤造谣李氏在河北专权。
一旦成功,是真的有可能颠覆河北政权。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齐国的权力结构,都是由李氏主导建成的。
一旦李氏倒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齐国产生分裂的可能。
所以这条罪是最重的。
第二条罪,就是司马氏的负隅顽抗。
本来一开始也只说了,不针对其旁支族人。
但由于司马氏非但不投降,还敢向河北官军还击。
这才被李翊下达了最后通牒,即——斩尽杀绝。
事实上,等陈到、魏延被批评过后,就已经开始执行高层的命令。
将司马氏一族,老少不留,全部杀尽。
只剩下一些妇人了。
这些妇人大多为司马氏家族的妻眷、子女,亦或者是女婢或仆人的妻眷。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杀,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女子她们本身没有太强的抵抗力,掀不起太大风浪来。
所以可以之后再杀。
第二,封建时代的军队毕竟是有局限性。
纪律严明如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