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春。
江陵,都督府内熏香袅袅。
诸葛亮手持羽扇,凝视西川地图忽道:
“刘季玉败矣!亮以为这是一千载难逢之机。”
扇柄轻点成都位置,“倘刘季玉不死,彼必向我荆州求援。”
诸葛亮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一听说刘璋兵败,便认定他会来荆州寻求政治庇护。
话音方落,参军马谡立时呈上细作密报:
“曹操已破成都,蜀中将领归降,刘璋父子不知所踪!”
话音未落,黄忠拍案而起:
“某愿率荆襄水军迎之!”
诸葛亮轻摇羽扇:“黄老将军且慢。”
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长江水道,“亮以为刘璋必走永安水道。”
“可令子龙备楼船五艘,泊于夷陵待之。”
正议间,忽有侍从来报:
“平都令李严遣密使至!”
李严?
诸葛亮眉梢一扬,他对这个人的名字并不陌生。
李严早年间当过刘表的秭归县令,后来曹操兼并荆州。
李严不愿为曹操效力,便向西逃跑,投奔刘璋。
如今蜀地也被曹操攻下,李严所在的公司再次被兼并。
所以兜兜转转,又只能转过来,向荆州求援。
“快请!”
诸葛亮接见使者,使者呈上帛书,展开览之。
上面只写了八个字——
“不愿事曹,乞庇荆州!”
诸葛亮大喜,举书谓众人道:
“此非天赐良机乎!?”
一直以来,诸葛亮一直非常重视与蜀地的联系。
如今有蜀地大员主动抛来橄榄枝,诸葛亮当然求之不得。
于是,即吩咐马谡先去接李严,护送其到江陵来。
当夜三更,马谡扮作商贾,乘小舟至巴东暗礁处。
月色朦胧中,见一叶扁舟随波起伏,船头立着青袍文士,正是李严。
“李平都,何以如此狼狈耶?”
马谡半调侃地说道。
李严苦笑:“曹操欲征我为尚书郎,吾不愿为其效力,连夜出逃。”
“这才狼狈不已。”
忽掀舱板,露出三卷竹简:“此乃西川兵力布防图,聊表诚意。”
马谡接过,接火把光亮览之。
看罢大喜,拍了拍李严的肩膀:
“先生在看到此图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走,我带你去见先生!”
李严连声谢过。
众人乘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