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楚立国,靠的是大王霸绝天下的神威,靠的是我大楚将士在前线奋勇杀敌!
而不是与周边诸国搞好关系。
前朝从高帝至景帝以来,与匈奴和亲之策从未断绝过。
可最终换来的是什么呢?
换来的是匈奴变本加厉的掠夺!
直至武帝时,卫、霍二位将军大破匈奴,才为汉王朝换来了安宁。
强盛的王朝是打出来的,不是求和求来的!”
张昭脸色难看的望着徐庶,不明白此人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
徐庶话音刚落,尚书令诸葛亮便出言附和道:
“元直所言不错。
以我大楚如今声势,完全不用理会高句丽这等异族。
陛下以人皇之尊君临天下,区区蛮夷岂能配得上我大楚公主?”
张昭被他们二人气得脸色涨红。
他心中十分委屈,自己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是为了大王着想,也是为了大楚子民着想。
为什么诸葛亮和徐庶这两个混蛋这么愿意打仗?
打仗不需要钱吗?
征调的士卒、民夫不是劳民伤财吗?
跟高句丽联姻,给自己拉一个盟友来对付北疆潜在的敌人,有什么不好?
张昭指着徐庶和诸葛亮斥责道:
“汝等简直是鼠目寸光!
我大楚刚刚立国,正该休养生息,如何能够轻启战事?
国虽大,好战必亡!”
张昭只是侍郎,级别低于诸葛亮和徐庶。
若是普通的侍郎,还真不敢跟二人这样说话。
张昭之所以敢,完全是仗着自己是老牌的名仕,倚老卖老。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张昭还未说完,便有人将其打断。
众人视之,说话之人乃是司空戏志才!
位列三公的大楚重臣!
大王最为倚重的首席谋士!
戏志才说话,仿佛为这次辩论定下了基调,争论的文臣们都不再多言。
戏志才上前两步,慨然对袁术施礼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陛下就算与高句丽和亲,也不能保证他们心向我大楚。
和亲之策,实乃下策,望陛下慎之!”
袁术本来被张昭气得不轻。
还好有徐庶、诸葛亮、戏志才这些明白人,才让他的气顺了一些。
“众卿都起来吧。”
袁术正襟危坐,俯视众朝臣道:
“朕既称人皇,自当执掌天下,手握乾坤!
前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