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两个的体积总和加起来才有地球(头发丝)那么大!”
许多人对太阳系的比列认知,都被网上的图片模型给骗了,那些只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容易认识太阳系,而不是代表真实的太阳系比列!
“嘶~这也太空旷了吧?”
“简直颠覆三观啊!”
“从来没想过太阳系居然是这样的比例!”
“而太阳拥有着整个太阳系%的质量,系内其他所有的星球以及星际物质加起来,在一个足球面前,只有一粒米的1/3大小!”
“就是这些物质,分布在整个首都五环内,而在这个范围内,除了这个足球和这1/3米粒儿,没有任何东西!”
更加具体的解释,让许多人都感到窒息!
人类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头发丝大小的地球上面,在了解真实比例之后,许多人都觉得人类想要凭宇宙飞船走出太阳系,五百年内根本不可能!
距离太遥远了,人类的寿命太短了。
“如果没有李竹林,人类想走出去,可能还需要最少五次科技大暴炸,以及人类自然进化到200岁的寿命。”
“但这对于先进文明而言,即便是这样的人类文明,也仍然只是处于胚胎阶段!”
“而现在,李竹林开避了独特路径,制造虫洞,就有可能离开太阳系,到达银河系的另一头!”
“可是,李竹林怎么能决定穿过虫洞,到达的是哪里呢?”
“他无法决定,他也不知道!”
“虫洞虽然已经被证实存在,可还没有试验过把东西穿过去!”
“要等到获得一公斤的反物质以后,再把虫洞撑到一个瓶盖那么大,然后再发送迷你探测器过去!”
“快了!环日加速器马上就可以生产出超过一公斤重的反物质了!”
目前,对于怎么把反物质罐输进虫洞使其撑大的技术,邹思远和麦利弗都已经共同研究过,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他们试着把一个反物质原子投放到刚刚捕捉到的微观虫洞当中,获得了数据,证明反物质能撑大虫洞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拥有足够多的反物质,持续不断地往微观虫洞输送,就可以使虫洞不断地扩大。
反之,如果停止反物质的输送,虫洞就会瞬间消失!
现在他们两个共同成立小组,吸纳更多的科学家进来,研究怎么在撑大虫洞以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虫洞固定在一个直径当中?
此时!
直播中有人解说道:“好,我们的宇航员正在把一块陨石放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