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东南华南的钱粮还很多。可陈军大气候已成不是吗?
反观满清,被南北东西分割成了好几块,有精兵的地方没有钱粮,有钱粮的地方却没有精兵,实力拦腰斩断打五折都是好的了。
这点上只看闽粤两省就最为直观。
都这么久了,两省的清军不止没遏制住陈军在东南沿海的肆虐,就连云霄厅他们都没能拿下。也就是仗着陈军没有向内陆进军的意思,勉强守住漳州。
至于何时才能横渡海峡,收复大员,呵呵,那是只有梦里才有了事了。
而陈军呢?
不止军队战力强大,人口众多,钱粮也是不缺。有了金种子这个叫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后,中原的粮食产量比之湖广赣西也不差的。
更具备水面海面上的绝对优势,拥有着战略上的主动权,现在再夺取了京城,更是叫全天下都为之震动。日后还能不没好?
反正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一个个也无须再遮遮掩掩自己的态度。
把大门一关,府内男仆全都操起棍棒刀枪来,这态度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当然了,京城的官多,总有几个与众不同的。
那就看各自的选择了。
生缝这等大变,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不管如何那都是自己选的。
反正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顺服。
留条后路总是好。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要是将事情做的绝了,日后就会给家族招来祸端的。
局势到了这一步,从龙已经晚了,但如果可以弄个太平也不错不是?
李广桥南街也是人来人往的。
和琳根本都不用放话出去,人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京城内的另一个焦点。
“好个贼子,终于露出真面目来了,看我不灭了他和家满门!”
刚刚把几个皇妃恭敬的请出紫禁城的怡亲王永琅气的直跳脚。
这是第三任怡亲王了,他爹王弘晓是胤祥的第七子,乾隆四十三年时就死了。
作为大清的第九个****,怡亲王这一支虽然在乾隆继位后,屡遭乾隆的打压,但不管如何那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等到咸丰死后的辛酉政变时,顾命八大臣之首就是当时的怡亲王呢,地位极其之关键,领侍卫内大臣,本身统领着禁中兵马。
“怡亲王,这都什么时候了,那里还顾得了一和琳?早早把福晋阿哥送到河东才是第一。”
永琨都不想搭理永琅了。
这人莫不是傻子?
和琳这个时候人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