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那可就太正确了。
满清一百多年的努力,搞得漠南蒙古那么多旗盟之才两三百万的人口,也是厉害了。
但现在要是哪个满清的大员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漠南蒙古各部身上,这同样是一大大的笑话。
早在去岁,河套以东的蒙古各部就已经向赵亮献出了膝盖了。
不这样还能怎么办?
陈军随时都能杀奔草原,血洗掉一个个蒙古的扎萨克旗,而他们想要反抗想要团结,那还是前面的老话,先把自己内部复杂的关系清理好吧。
而那样做又需要多久的时间啊?
在这个空挡里,陈军要是出塞攻杀离得进的诸多部落,他们要怎么办?
是撂了家当全体跑路,还是立马就跟陈军血拼?
那些人什么也不选,投降才是他们的最爱。
自己凭什么要为他人当挡箭牌啊?
没有任何一个蒙古王公觉得自己的部族、子民、牛羊、财产完蛋之后,被他掩护着的诸多其他部落王公能对他进行丰厚的补偿,至少补偿掉他之前的损失……
没人会这么天真的。
所以他们只有投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毕竟满清为他们划了区域,每个旗的牧民都只能在范围内放牧,各旗王公牧民视边境为国界,不经允许,想带着家当往北逃都难。
现在一样的抉择也来到了漠南西部各部王公们的面前了。
他们跪的更轻松更迅速,因为有了’前辈’们的例子在,因为有了科尔沁的例子在。
科尔沁与满清是什么关系啊,那可是关系最密切的存在。
连科尔沁都跪了,他们这时候跪下又有什么呢?
赵大王连八旗都没怎么着——虽然有消息说没了铁杆庄稼后的八旗,很多人家的日子过的都挺惨的,但这关他们蒙古啥事啊。
赵大王也没对蒙古下辣手的道理么。
满清此前也没有拿撤旗化县来吓唬蒙古,应该是脑子僵化了,一直都玩改土归流的满清,在一鸦之前,真心没有把眼睛瞄向漠南漠北。
所以内心中也全然没有这点危机感的漠南西部蒙古王公们,赶在福康安败退长安之前,向赵亮献上了自己卑微的膝盖。
然后大群的蒙古王公在陈军及地方官府的护送下进抵了王都陈州。
这一群体不止包括了漠南西部的王公,还有东部地区的蒙古王公。甚至还有几个来探路的漠北蒙古王公。
后者也是非常乖觉的。
他们的整体实力更差,因为生存环境恶劣么,整个漠北蒙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