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坚定。
“此事老夫后续会跟进关注的,还望统领大人莫要辜负圣意。”
禁军统领被何昭看着,顿时如芒在背,连忙保证:
“陛下有命,臣定当竭尽全力,查清告状者的身份冤情,还他们公道。”
到此,告御状之事也就落幕了。圣驾后方不远处,李镬看向陈颍问道:
“子阳,此事你怎么看?”
陈颍叹了一声道:
“何大人当真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好官呐,今日何大人挺身而出,逼得禁军统领当众保证,那些百姓才能得以申冤。”
【只可惜权势之心太重】
陈颍默默地在心中补上一句。
李镬愣了一下,不敢相信地道:“子阳你这话太过了罢,难道何相不出面,禁军问清楚的那些百姓的冤情就不管了?”
陈颍看着他笑而不语,李镬先是一愣,然后也不再问,大家已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陈颍看的分明,何昭出面呵斥禁军统领,虽然是顺势打压一下皇权威严,试探顺治帝。
但最后那句,逼着禁军统领保证,绝对是实实在在为了那些告御状的百姓。
若是没有何昭这样做,陈颍上可以肯定,那些百姓的冤屈一个也得不到公正。
禁军的职责就是护卫皇上,百姓的冤屈?京兆府都不管的事情,他们又岂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那些告御状的百姓的结果,就是被查明身份无疑后遣返回家,最好的结果就是禁军将查到的冤情移交京兆府。
有好的结果,自然也就有不好的,这些百姓冒死阻拦圣驾,告御状,可是在给禁军们添麻烦,说不得那些禁军心中不满,扣着不放人,顺便还盘剥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但何昭逼着禁军统领当着顺治帝的面,当着诸多宗室,重臣的面,许下保证,会还那些禁军百姓一个公道。
有了这个保证,那些告御状的百姓就能够沉冤昭雪了。
李铭也突然声音悠远飘渺地叹了一句:“何相为国为民,尽心竭力,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官。”
陈颍总觉得李铭并不是在赞叹何昭,反倒有些惋惜的意味。
转念一想也明白了,自古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对错又岂是能用好坏来衡量的。
对于何昭,陈颍知道自己可以敬重他,但绝对无法认同他。两人心中大道的不同,更甚于顺治帝和他的君权相权的矛盾。
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京行围的队伍浩浩荡荡,旌旗猎猎,将顺治帝的行在拱卫当中,一路出城向西而去。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