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麻烦。
不出两日,“以假乱真”店的名头就响彻京城,而这火爆的生意自然就会引来同行们的眼红和仇视。
如今各家为了省亲都在变卖珍藏古董,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压价收购,偏偏出来这么一家不懂规矩的,破坏了市场,他们岂能不恨。
说同行亲?不那么亲,勾心斗角好寒心!
其中以对门那间古器铺的周掌柜最甚,尤其在知道“以假乱真”店的掌柜之一是当初被他坑骗的倪二时,他更是恨欲狂。
这劳什子“以假乱真”店好死不死与他对门,明显就是倪二那泼货来报复他的。
至于周掌柜会如何动作,暂且不提。
除了交给倪二贾芸的这家店,陈颍精心筹备专为女子开放的店也趁着省亲大势隆重开张。
说是一间店,规模却远比“以假乱真”店大得多,到不如说是一座楼,一个俱乐部,一座秘密基地更为恰当。
楼名“荆钗阁”,“荆钗”二字既指普普通通的百姓女子,又谐音“金钗”,代表富贵人家的女子。意为不论贵贱尊卑,皆是“荆钗阁”的客人。
荆钗阁明面上的掌柜自然是平儿,被特训几日后,便走马上任,她本就心灵慧敏,又经过了专业培训,处理阁中事项倒也能忙中不乱,并且越来越娴熟。
阁中不单平儿这个掌柜是女子,上上下下,就连洒扫的也是女子。
当然客人也只允许是女子,不然岂不是成了乌烟瘴气的三俗之地。
若是在平时,陈颍搞出这样一座只许女子入内的所在,肯定会遭受到不亚于当初创办《青岚文集》时的口诛笔伐。
但陈颍偏偏挑了天家圣恩,准许嫔妃省亲的时候,让那些想要批判指责陈颍的“礼教卫道士”都张不开嘴。
这就是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上面说的这两项生意,的确足够特殊,足够引人注意,但却并不是最赚钱的。
古器古件儿,各家都有珍私库存,也就是银钱不趁手的才会去“以假乱真”店倒换,并非是每一个准备接驾贵人的府上都会来光顾。
荆钗阁更是不赚钱,它只是趁着省亲的这个好时机推出罢了,实际上是一门细水长流的生意,经营的也不是银钱,而是人脉和信息。
真正赚钱的是那些木石花卉,这是修建省亲别院必须且急需的东西。
陈颍不打算自己单独吃下这门生意,那样势必会找来许多人的眼红,而且许诺贾琏带他赚钱,也该给他些甜头了,不能光利用他不是,不然岂不是成了连顺治帝还不如的“周扒皮”?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