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心想立刻下山,却发现浑身上下不但疼,而且还酸,衣服从里湿到了外,既有雾水,也有自己的汗,整个人好像被‘抽’了筋一般,一点力气都没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躺在地上休息,期间试着开眼,却怎么也不行,只得放弃。
等体力终于恢复了些后,我艰难爬起来,开始向山下‘摸’,没几步就找到了一条小路。有路就好走了,我顺着路一直向下,大约半个小时后,顺顺当当下到山脚,进入了沉睡的村庄。
老村长说的没错,这村子里果然很富裕,大部分都是徽派建筑大瓦房,还有不少漂亮的两层小楼,许多人家屋前停着高档摩托车,进口的水货,看得我怪眼红的。
穿行在村子里,连‘鸡’鸣狗吠都没有,安静的让人瘆得慌。
我在村子里七弯八绕了好久,到最后连方向都认不清了,一个不小心,踩在了水沟里,刚控干的鞋子又灌满了水。
脱下鞋子把水倒出来,我仔细看了下,这才发现,这样的水沟蜘蛛网一般布满整个村子,贴着家家户户的墙根环绕。而这村子的格局也有讲究,似乎暗含着某种规律,只是我看不清全貌,看见了也不懂。
这到不算是什么稀奇事,皖南有点历史的古村落都是这样,按照风水格局布置的,村子里水道,一来方便生活用水,二来也有风水上的考虑。
正琢磨着,一片寂静中,突然传来凄厉的尖叫声,格外刺耳。我被吓了一跳,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正是村东头的晒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