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汇报上来的道士名录增补,和定期巡查京城下属二十四县的诡异之事。
月俸1两银子和3石大米,本官再向沈大人申请。
额外给你们添补5两银子,当作三位道兄,需要时常在京城周围巡查是否有诡异之事的出勤补贴。”
大周一石的大米,换算成未来的重量,大概是154斤。
卖掉的话,根据每年粮食产量浮动,一石米在4钱到6钱银子之间浮动。
1两银子加3石的大米,李景孝又额外向道录司,申请了5两银子的补贴。
别说养活一家四口,就算10口人,都能吃饱。
而且书吏虽然只是吏,可巡检却是实打实的九品武官。
当然,巡检和巡检之间,还是有些不同的。
有些衙门的巡检是七品官职的都有。
还能招募十几个兵丁,要是吃点空饷,每个月少说也能捞到五六石的粮食。
所以石德龙和林译两人,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巡检。
只有柳弘式因为学艺不精,三兄弟中道法本事最低,只能选择了书吏。
——
隔天一早,李景孝想着自己升官,该去未来老丈人家坐坐。
只是皇命在身,要是被皇帝和太上皇知道,自己第一时间跑去老丈人家,对自己、对秦业都不见得是好事。
给了贾蘅10两银子,让他和他母亲去采购些礼物,送去秦家。
就说自己皇命在身,不敢耽搁,只能派家仆先行送上礼物。
等空闲下来,再亲自上门拜会。
贾陈氏在宁国府做过厨娘,交给他们母子俩去采购,加上礼节方面的事情,其实比李景孝更在行。
母子俩忙不迭的点头。
有机会提前接触到未来主母,不认真那才是傻子。
李景孝则带着三个茅山道士和兵丁先去道录司,这事都不用找沈伯平。
直接找上余福保,任命当场就给。
书吏连官都不是,九品巡检又不是八品、七品巡检。
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武官,确实无人在意。
而且石德龙和林译又是李景孝找来的茅山正宗,专门负责巡查京城周围诡异之事。
别说余福保,就是沈伯平和饶广贤,也会双手双脚赞同。
等石德龙、林译、柳弘式三人,穿上武官服和文吏袍服,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不是谁都能一心向道,而且茅山同样被打压的厉害,送三个弟子过来,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对朝廷贡献多了,皇帝和文武大臣们,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