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了一个神奇的主意:布尔什维克连死亡都可以战胜。“上帝”金身不坏。
于是他组织了千百封劳动人民的来电:延迟下葬。这样,为了满足千百万人的愿望,决定在红场上,在克里姆林宫墙旁修建专门的陵墓,以存放列宁的灵柩。
同时,根据彼得格勒工人的“请求,”罗曼诺夫帝国的首都改名为列宁格勒。
然后,斯大林就决定对他的敌人,比如托洛茨基等人动手了。
斯大林让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将布哈林参加战斗。后者在列宁的最后几篇文章中找到了新的致命炮弹。
以前列宁常常断言,在一个国家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托洛茨基跟在列宁后面,重复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是,布哈林庄严地引用了列宁的最后一篇文章《论合作制》,列宁在这篇文章中写道:“俄国具备建成社会主义的所有条件。”
布哈林在列宁的最后几篇文章中找到了许多东西:列宁讲到过同农民联盟,而托洛茨基则重复列宁的旧思想一―敌对冲突。
就这样,“永生的伊里奇”从陵墓里帮他们彻底打倒了永恒的朋友兼敌人。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中垩央全会上都主张把托洛茨基开除出党。可是斯大林竟然不同意。他说服全会,不仅不开除出党,甚至还让托洛茨基留任政治局委员,让渴望流血的盟友大吃一惊。
他们不知道:这盘棋刚开局,还不到把这只重要棋子吃掉的时候。相反,现在轮到他们离开棋盘了。
对他们恨得要命的托洛茨基,会有利于总垩书记,用来反对胜利者。这帮笨蛋,当时还自以为是胜利者。
不过,他虽然把“狮子”留在政治局,但砍断了它的利爪。托洛茨基失去了革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红军的缔造者被踢出了红军。
下面几步棋他走得很快。
现在轮到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了。他们拉出剩下的最后一位领垩袖布哈林当盟友。布哈林是在党内被称作“右派”的那个潮流的头儿。他和战友工会领垩导人托姆斯基和人民委员会主席李可夫都要求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同中农联盟,反对集体化、反对超级工业化、反对斗富农。布哈林主张不急不躁地和平发展,大量引用列宁最后的几篇文章。
《真理报》发表了布哈林的文章,其中有一句对农民的号召:“发财致富吧,开展经济活动吧,不用担心会有人压制你们。”
全国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托洛茨基一倒台,好时光显然就来了。
这一口号使老党员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