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块瓷片:研究了半辈子,肯定不会看错。所以,王齐志和林思成想把这两件补好,然后依据复原技术,申请非遗?
“异想天开!”
看了好久,商妍丢下瓷片,瞪着王齐志:
“我就问你,你准备让林思成怎么补?锔钉、贴金、金缮、还是漆缮?”
“后面两种,咱们学校是不教,其它学校也不教。但问题是,哪个省级以上的博物馆不研究一下?”
“林思成的手艺也确实高,但这两种都有完整的文献资料流传,民间传承更为广泛,沾不上濒危的半点边。哪何来的保护,你又准备怎么申?”
商妍的嘴像机关枪,“叭叭叭”个不停,还斜着眼睛,就差说:王齐志,哪怕申遗审评组全是你家亲戚都不行。
王齐志既不急,也不恼:“就知道你不会信,但别急,明天就让你见识一下!”
商妍“呵”的一声:“怎么见识?”
王齐志慢条斯理的往后一靠:“分层修复听过没有?”
商妍直接摇头:“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林思成修复那件景泰蓝,就那只葵口盘的时候,你又不是不在?”
商妍愣住:对啊,林思成六点六烧,逐层增色,不就是分层修复?
但她依旧觉得不可能。
所谓的分层修复,其实就是无痕修复,但铜胎珐琅和瓷器有本质性的区别,而且难度更高。
着手研究的单位倒是多,但技术相对成熟的,就只有三家: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上博。
就算林思成从古文献、论文期刊上拼凑着学了点,但之前肯定没有接触过核心技术。
就算王齐志走后门,给他弄来了技术,就算林思成顶聪明,但就这么短的时间,他顶多学个皮毛。
商妍捏着纵起的眉心,“林思成,铜是铜,瓷是瓷,底胎膨胀系数,釉面高温耐受系数完全是两个概念。但这只是其一……”
“其二,古法材料的不可复制性、替代材料的兼容性、多角度色恒常性、笔触的触感还原,这些,你都考虑过没有?”
特别是最后两点,黄地青花是叠压瓷:胎体叠烧,釉料叠压,色彩叠映。
要补底胎、要补刻胎,还要分层补施底釉、黄釉、青花釉……光是一个笔触不同,导致色层互动而产生色差的难题,就够林思成研究个三五年。
而申遗的单位的那位多,研究能力那么强,就比如故宫、上博。所以,等林思成学会,黄花菜都凉了。
“商教授我明白!”林思成点点头,“但我想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