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村 > 第九一四章:何因不归去,长愿向南流(三)

第九一四章:何因不归去,长愿向南流(三)(2 / 3)

讲解。

“诸位都知道,如果要在平壤建设港口的话,我们目前最欠缺的还是人,大量的人。”

崔尚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图上比划着平壤的位置。

旁边几个家主看着地图,都是面露沉思之色。

刚刚加入的韦儒奕瞄了一眼席云飞,咬了咬牙,道:“这样吧,我韦氏可以召集三千名工匠,负责平壤海港的修建,到来年开春之前,争取将港口修好,便于春收时运送粮食南下。”

其他几个家主闻言,都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韦儒奕刚刚加入他们的行列,并没有什么贡献,刚刚他们不说,就是想让韦儒奕识趣一点主动承担,果然,能当家主的,没一个傻子。

席云飞也笑着朝韦儒奕点了点头,而后将手中的帆船模型放到平壤城的位置。

“连接平壤的大同江是贯穿整个辽东八郡的大河,有了足够的运力还不够,我们还要在平壤建立一个贸易区,一个足以辐射到新罗、百济,乃是倭国的贸易中心。”

“郎君的意思是?”崔尚等人看向席云飞,等待他的下文。

席云飞拿起一个木盒子,陆陆续续从里面拿出一只只小帆船模型,然后逐一放到地图上。

“青州、扬州、建州、崖州,只要在这四个地方建立起海运路线,就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大唐。”

“铁道司的基建周期终究是太长了一些,在这之前,我们只能将水运作为替代品,否则,光是凭借车马行的运力,南北贸易的难度大不说,还不好控制市场定价。”

“我记得之前就有人提起过,我们的煤球炉在长安才五百文一个,到了扬州就炒到了三五贯铜钱,如此巨大的利润反差,对于那些商贩来说可以是一个好事儿,但对我们来说,就不见得了……”

“同样的道理,新罗、百济、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为止,海运的风险还是太大了,一是因为航线太长,行程不可控;二是海上恶劣天气等限制因素太多。”

“大家都知道,海运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让船只沿着海岸线航行,你们看,从南边的崖州开始,建州、扬州、青州,都是沿着我大唐的海岸线航行,然后这里,青州对面就是平壤,穿过这个海峡也就是一天左右,危险系数大大降低,接着,沿着海岸线继续走,先百济后新罗,对面就是倭国的九州,这个海峡同样也是一天左右的航程,这样走是不是就安全很多了!”

席云飞还是第一次在会议上讲这么多话,几个家主听完,都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崔尚表示赞叹后,忽然眉毛微微一挑,

最新小说: 萧煜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六朝汉臣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 大秦:血肉苦弱,助祖龙机械飞升 我的姑姑马皇后 岳麓书院浪漫史 嘉靖有个好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