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个相对合理的理由。
第二天秦羽早早起床赶往皇宫,如今他的身份地位与往日不同,作为大理寺少卿无故不能缺席大朝会。
现在跟他说话打招呼的朝臣多了起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军方背景的,原本那些文人出身的朝臣依然不怎么理会他。
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已经成了军方背景这一派系的人。
秦羽暗暗警惕,这不是一件好事,容易给人以错误的信号。
不过他也没有刻意疏远军方背景的朝臣,有些事情嘴上说没用,还得事儿上见。
跟他聊的话题,也都是倭国卧底所说之事,昨天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
很快乾武帝就来了。
他面无表情的接受了群臣参拜,尔后语气低沉的开口。
“诸位爱卿,昨天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任远山勾结倭国,竟然丧心病狂到劫持朕的和右丞相的女儿,简直罪不可恕!
既然这事儿已经发生,那么朕干脆就挑明了吧,任远山那混账东西早就反了!
他勾结淮南韦家,拥兵自重不听调遣,朕本不想让此事天下人皆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现在不得不公之于众。”
对此群臣一点都不意外。
大量军队和物资的调动,以及中书省和内阁泄露出来的风声,绝大部分朝臣都知道了此事。
秦羽却是有些无奈。
他明明知道倭国在挑拨朝廷跟任远山,呈报上去的案情摘要,也有诸多可疑之处,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完全是田小君的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其说法。
乾武帝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他还是堂而皇之的公布了此事,显然是不但要让天下人知道任远山造反,还要给他扣上勾结倭寇的帽子。
朝廷占了绝对的大义,传出去得民心的是他乾武帝,被天下人唾弃的是任远山,围剿人任远山乃是师出有名。
秦羽猜测,应该是合围之势已经形成,乾武帝需要一个足够硬的理由,他正好给送了过去。
其实这个时候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
接下来群臣愤慨的斥责任远山背信弃义,辜负了朝廷和黎明百姓,更辜负了乾武帝的信任。
众口一词的怒斥后,乾武帝下令让礼部起草讨贼檄文,以告知天下。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然后乾武帝扫了群臣一眼,最后目光落在秦羽身上。
“秦爱卿。”
“臣在。”
“公主和右丞相之女被劫持,乃是你带人找到,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