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
“场面话不必多言。”
郑均摆了摆手,他懒得听这些场面用语,张口道:“什么狗屁正统,若是正统有用,永昌皇帝会被围攻至死?”
说罢,郑均忽然回过神来,张口问道:“你知道永昌皇帝驾崩的事儿吧?”
“知晓。”
刘虎立马流露出一幅惨戚戚的模样:“先帝于皇城之中留有一盏性命灯,若是熄灭,则是代表陛下驾崩,或远遁中原,太子自会知晓……前些日子性命灯黯淡下来,多日之后便熄灭了个干净。”
“无论是驾崩还是远遁,神京皆无援,也因为这个,太子一时情急召了我等重臣议事,消息由此扩散,京中不少人动了心思,这才导致神京陷落。”
听到了刘虎的话语,郑均才对神京陷落有了一个印象。
确实。
就算是有两尊元丹武圣,神京也是三朝五国之都,自是坚不可摧,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攻克。
看来,是一定出了内应,被里应外合了。
郑均颔首点头,继续道:“既如此,便说说本督若立了个皇帝,会如何吧。”
刘虎闻言,立刻挺直腰背,眼中精光闪烁,声音压低却字字铿锵:“明公,恕下官直言,无论立不立这个皇帝,秦王、赵王、魏王、韩王这些李氏宗亲都会视您为眼中钉!您斩房冀、诛毕方,如今又收留太孙,在他们眼里,您早就是必须拔除的刺了!”
“况且岚州八郡之地,又岂能放在明公手里?无论如何,秦王都会对您产生攻势,况且明公元丹十拿九稳,所谓的投效,对于李氏诸侯而言,也是笑话。‘天下主’的法相,只能有一尊呐!”
“但若立了新君,局面便大不相同。其一,肃州武黎扬、博州蔡抗、宣州卢正林这三位节度使,与李氏并无血脉牵连。他们现在按兵不动,无非是缺个名分,若明公奉天子诏令征讨叛逆,他们便可名正言顺地站队!”
“就说那武黎扬,他击退西狄后为何不趁势东进?还不是怕落个乱臣贼子的骂名!再加上他在肃州,和那赵王本就不对付,可要是明公捧着加盖玉玺的圣旨去……”
刘虎突然做了个合围的手势:“如此,武黎扬可不会放弃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并且还能拥有盟友。”
“以下官的情报来看,这位武节度使,也怕是个想要凝聚‘天下主’的角儿,只不过如今被赵王掣肘罢了,明公若是拥立了个小皇帝,天下异姓想要凝聚‘天下主’的,怕是都会欣然应允!”
如今天下诸侯,为什么总是李家人在打闹,难道其他人就不想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