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四十三章 准备最后一战

第四十三章 准备最后一战(2 / 4)

行衡量再来申报,而是由中枢奉行测算后给出结果。如果绝对不对倒是可以来讨论。

所有“士兵”必须是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至少具备皮笠、具足或在此之上程度的防具,持有长枪、弓箭、太刀、铁炮至少其一的武器,抑或旗帜、太鼓之类的必需品。年龄、性别不合规定但确实有能力战斗的,可以放宽要求,然而装备的要求不可放宽。

而役夫就简单了,专门负责运辎重,搭帐篷,管理牲畜,保存箭矢弹药,乃至必要时生火做饭等等。原则上有一个“能以人力背负两斗半玄米(大约65斤)”的标准,不过也不是硬性的。

补给标准是士兵每人每天八合粮食(约1kg),役夫每人每天六合粮食(约)。

诸大名军事组织度落后,战兵、辅兵不分的情况,一时半会儿靠他们自觉自愿是解决不了的,那么就依靠命令强制推动。

同时也能从一个侧面促进“士农分离”的过程,削弱各地诸侯的反抗力量。

目前扶桑天下普遍的情况是,大名一声令下,锣鼓敲响,领内没瘸没病的青壮年都悉数上阵,每万石对应六百到八百的农兵,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一千以上。

也就是说,一个二十万石的大名就有能力拉出一万五千左右的队伍。虽然这种队伍是完全没有远征能力的,也无法在农忙期间集结,但足够应付近距离低烈度的合战了。

这样一来下层武士与富裕农民的区别就日渐模糊了。武士穷困潦倒不得已卖光了祖产,后辈便沦为贫农,就算还保留着苗字也只是被人嗤笑。农民发了战争财置办一身甲胄武具再买匹马,编个血缘出来摇身一变就成了武士。这显然不利于地方治安。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冬日御寒的困难(特别是东北那边),平手汎秀在整个天正四年不打算有所行动,而是提前小半年就宣布说“次年一月十五之前诸将集结,二月初一之前全军集结”的日程。

届时将分为两路。

约有一半的直属部队,及三分之二的外样大名,随着内府大人亲征九州。另一半直属部队同另外三分之一的外样大名,受新任“正四位下参议”平手义光的指挥,经略东北。

整个奥羽地区,最近的芦名,最远的津轻,两家都已经态度很鲜明了。其余伊达、最上、安东等,也都多次派遣使者到京都来拉交情,虽然南部、葛西、大崎之流可能并看上去并不那么“识时务”,但相对来说是不足为虑的。

只派二代目去,想必就足够了。

九州这边则不然。

岛津在战场上气势汹汹

最新小说: 老千的巅峰 她迷人的无药可救[娱乐圈] 想念你那么久了 浪荡皇帝秘史 傲娇王爷倾城妃 我在初唐吃软饭 太后万福 短命炮灰A一心咸鱼 大明天朝 姐妹花的霸道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