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二字发挥到极致。
之前出现的那个年轻警察就差得远了,尽管没有烦躁不耐,而且笑容满面,但情绪中绝对没有应有的恭敬和小心。
别的不说,只蹬自行车时从刘毅视线中经过的一短,车头就两次压过了老警员。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在重视礼仪的岛国人眼中,是极大的冒犯。
而且,在听老警员介绍辖区情况的时候,没有任何感激和受教。
开口说话时放松自然,一点儿请教的意思都没有。
这种情况如果放在国内,老警员性格和善一些,新警员性格烂漫一些,倒也不算稀奇。
但在岛国,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也有可能俩人是亲属关系,或是两家是故交旧识。
出门在外四下无人的时候,礼仪上放松一些,也说的过去。
但那属于小概率事件,和“巧合”一样,刘毅眼下这种情形时,根本不作考虑。
那么,正常背景下,什么情况才会让那一老一少呈现出这种状态呢?
刨除两人身上的警服以及警衔后。
第一,两个人压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第二,老警员虽然年级大,但职务低。年轻警员正相反,虽然年轻但职务高。
还有第三点,那就是两人刻意摆出一副放松的状态来!
联想到年轻警员那张白净帅气的脸,骑行时挺着腰板端正的上半身。
刘毅很容易便做出了最合理的推测。
其实很简单,一名真正的老乡警,带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但少见风雨的精锐探员。
一老一少组合在一起,努力做出一副自然和谐的模样,在乡野村路上“巡视”。
看破了二人的身份,更多的细节在刘毅的脑子里划过。
马路单一没有岔路的时候,两侧田地果园中看不到任何人影。
有岔路的时候,农民就冒出来了。
岔路一过,又恢复了空旷的模样……
邮差很正常的扫了一眼路边行走的他,却在两人对视了一瞬后,表现出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紧张……
刘毅心里猛地一抽,停住脚步,低头看向身上“捡”来的衣服。
不由的问自己,怎么就那么巧,随便从一个地方冒出来,刚好四下无人。
随便经过一处垃圾站,刚好看到被人丢弃的几袋衣服。
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
显然是特么的扯蛋!
再自然,再顺理成章,但这么多的“好事”集中降临,就绝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