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那样呢?”
对于六角源次郎的主动投靠效忠,杨振虽然心里面高兴,可是他也不敢轻易相信。
毕竟是对方是倭人,杨振对倭人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
“敢问上样,如果在下如他人,不肯效忠上样,上样会将在下放归吗?”
“放归?呵呵,怎么可能呢,如果你不肯效忠于我,我只会如同处置其他倭人一样,将你斩首,抛尸海中喂鱼!”
面对这个个头矮小却面目深沉的倭人足轻头,杨振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下决意效忠上样,正是为了避免被上样斩首处死的命运!”
“哦?”
六角源次郎的回答,再一次令杨振瞠目。
“可是,我听说,你们身为武士者,都尊奉什么武士道,也就是幕府给你们颁布的武家诸法度,听说武士视荣誉如生命,败军之将,有死而已,为何你与他人不同?”
杨振这话,就有点杀人诛心的味道了。
但是不管是不是诛心之语,杨振现在最想弄清楚的是,这个六角源次郎投降效忠自己的行为,到底有多少诚意。
如果搞不清楚此人为何要突然选择投降效忠自己,杨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心。
毕竟杨振可是听说过倭人所谓的武士道的。
“如果在下是一般的武士,那么在下落败被俘,自会毫不留念的去死,毫不顾忌的去死,毫不犹豫的去死。”
杨振诛心之语,果然还是起了作用,就见六角源次郎听了何廷斌的转译之后,抬起头,愣了片刻,随即如此说道。
“但是,在下乃是近江国佐佐木嫡脉六角氏的遗族,肩负重振家声的重担,在松平伊豆守样座下只算是客卿,岂能轻易言死,如同一般武士那样!”
“什么近江国佐佐木嫡脉?”
虽然杨振也算是两世为人了,但是他在后世的时候对倭人倭史没什么兴趣,对菜鸡互啄好似村长打架的所谓倭人战国时代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也因此,他听了何廷斌翻译的六角源次郎的话,也搞不清楚六角源次郎的意思,只能转而询问何廷斌。
而何廷斌听了杨振的询问,很快就跟用倭语跟那个自称近江国佐佐木嫡脉出身的六角源次郎一问一答聊了起来。
过了一阵子,何廷斌才表情凝重地躬身对杨振说道:
“都督,这个六角源次郎出身不一般,乃是近江国守护佐佐木家嫡脉六角氏家督六角义贤的孙子。
“当年近江国守护佐佐木家被织田信长所灭,时任家督六角义贤带诸子投靠丰臣秀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