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之外,沉迅对杨振的整体观感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在辽东决战发起之后,在金海镇这边的对虏作战方略、方向与时机把握上,沉迅十分难得地与杨振达成了高度一致。
比如和宁国汉阳城附近的那些清虏驻军怎么对付,熊岳城方向以及盖州城方向清虏兵马如何对付,还有九连城、凤凰城方向的清虏驻军如何对付等等。
杨振虽然没有完全定下决心,但是已经有了大体的思路,跟沉迅一经沟通,立刻得到了赞成。
沉迅甚至直言建议杨振所部兵马要多多运用金海镇居于绝对优势的水师,转运兵力并发动奇袭。
对此,杨振当然欣然接受。
虽然最终的决战,肯定是要动用大批人力直入辽沉腹地的,但是在大战开启后的前期,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杨振主要利用的力量,都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水师力量。
甚至包括熊岳城、盖州城这样的在陆地进军路线上绕不开的城池,杨振都准备运用水师走海路,搞一搞沿海的蛙跳战术,直接将它们抛在身后。
当然,也正因如此,在沉迅停留旅顺口期间,杨振与沉迅数次谈话,最后基本确定了崇祯十五年发起对虏决战的时间。
杨振以前期主要利用水师转运兵马和发动袭击为理由,成功地将战事开启的日期往后又拖延了四个月,即辽东湾包括辽河口冰层融化可以通航的时候。
而沉迅对此倒也并无异议。
毕竟,他这次前来是奉旨前来征询杨振对于向清虏发起决战的意见的。
跟他几乎同时离京的,还有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张若麒要说服的人物有洪承畴,还有祖大寿。
在沉迅看来,那可是两个更难缠的人物,想要说服他们可比杨振这边难度大多了。
虽然这一次前来旅顺口,沉迅觉得杨振并没有陈新甲、张若麒向他描绘的那样公忠体国,那样好摆布,但是最终他的使命完成得还不错。
所以在回京的路上,作为朝廷钦差的沉迅,对杨振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对于临别之际杨振赠与给他的真金白银的厚礼以及转赠兵部官员们的比真金白银还难得的精米,更是感到由衷的满意。
大运河山东段已经被截断好几个月,江南的漕运无法北运,京师朝堂的财政困难已经到了无法为百官按时发放俸禄的程度了。
虽然他们这些京官有许多都是地方上的大财主出身,吃喝拉撒什么的,也不怎么依赖朝廷的俸禄。
可是京师米价飞涨,有的时候干脆有价无市,还是让他们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