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都司衙门挤一挤。
亲王仪仗要备好?
不必,几匹快马引路,红罗曲盖,王旗一打即可,其余的红纸灯笼,杖鼓面板,完全用不上,拖时间,费事。
不和礼仪?
礼仪也是人定的!孤又没违制,你管得着吗?
一番争论,永乐帝站在了儿子一边。
朱高煦和朱高燧得以轻车简从,赶在七月前出行。汉王妃和赵王妃没有随行,王府还没建好,总不能一起到都司衙门里挤一挤吧?
兄弟俩的家眷,至少要到年底才能北上,对此,朱高煦和朱高燧习以为常,汉王妃和赵王妃不舍,却也没其他办法。
朱高炽亲自出城送兄弟北上。
圣旨许平王不就藩,并在南京和山东分别建造平王府。
希望朱高炽能登上皇位的大臣,仍有所期待,朱高炽自己却沉寂下来,旁人便是再想做些什么,也是投鼠忌器。
孟在沈瑄之后启程。
原本,他该和沈瑄一同北归,但边塞传来急报,沈瑄奉皇明提前出发。
孟只能留下,一直等到皇帝亲书的定国公府匾额挂起,才收拾行李,动身返回大宁。
临行之前,宫中又有赏赐发下,连同给沈瑄的恩赏,一同送到了孟面前。
看着赐给沈瑄的一箱金银,再看看自己的成捆宝钞。
孟很是无语。
好吧,这就是差距。
送赏的郑和,他告知孟十二郎,天子下令,八月中,他将同王景弘一起领船队造反琉球等国。
孟恍然,这次下东洋,应是为下西洋试水。
不晓得能不能派人蹭个船,带上些茶叶瓷器,说不定就是暴——利
孟正幻想着长着翅膀的金元宝不停朝自己飞来,郑和却苦着脸,也不知这次出海,能不能囫囵个的回来。
孟十二郎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后世赫赫有名的航海家,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