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才能真诚相待。
秦桑和墨砚只是第二次见面,也谈不上一见如故,这个要求本有些冒昧,但墨砚毫不犹豫阐述起他在画道上的理解和感悟。
谈到妙处,不仅秦桑,无弦和断鞘都安静下来,认真聆听。
“上次为赤练道友和三弟绘像,其实并非在下最擅长的。在下更喜欢描摹天地日月,山川河湖,从天地自然中寻求天道……”
墨砚饮下一杯酒,拿着玉盏,望着中天明月,怔怔出神,口中喃喃,“将天地大道写入丈六画卷,是在下毕生之愿,可惜在下资质驽钝,止于技,未能入道。”
“从天地自然中寻求天道……”
秦桑轻声复诵,画道和符道果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门典籍记载,符道最初的符文、符形就是先贤观摩并记录种种天象变化,演变而来,因此有云篆雷箓、龙文凤章之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想要在符道继续精进,也要回归自然,追求道之本质。
见墨砚如此坦诚,秦桑也不客气,接连问出好几个问题,有的甚至涉及到修行隐秘,也得到了回答。
秦桑凝箸不语,和墨砚这一番论道,收获远超预期。
墨砚的画技毋庸置疑,上次绘制的画像没有用武之地,那副画还在赤练手里,被她视为珍宝。
此等本领,墨砚却自承尚未领悟到‘道’。
自己突破炼虚之后,修持《紫微剑经》,参悟大乘杀道,领悟出来的究竟是真正的‘道’吗,还是自己自以为‘道’呢?
秦桑当然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他有种预感,倘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就能窥到一丝合体期的门径。
他陷入沉思,一时忘记了周边的环境,等他回过神来,发现席上已经安静下来,三妖都在看着自己。
既然是论道,不能只听不论,秦桑不敢直接评判画道,但借符道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墨砚自觉受益匪浅,不由感叹:“道友果然非同流俗,难怪能有这等修为!”
秦桑脸上笑容一僵,环视三妖。
墨砚平静地和秦桑对视,无弦和断鞘都放下手中的玉盏,神情也没有丝毫意外。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滞。
“三位道友是何时发现的?”
秦桑皱眉,沉声问道。
看墨砚三妖的表现,竟早已识破自己真正的修为,回忆自己之前的表现,和墨砚三妖同行时,因为没有见到宝物就回来了,几乎没有出手的机会。
秦桑想不出自己是什么时候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