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济民对着方言和乐苗介绍道:
“这位是我师兄,陈幼清。”
方言看到陈幼清的时候,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前世朱良春的故事里,出现过他的身影。
他是1936年生的南通当地人,家里三代行医,16岁的时候离开家里的医馆,来到南通中医药联合诊所,拜朱良春为师,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
后世的时候,方言记得他在当地很出名,擅长内科,善用中医治疗肝胆脾胃的疾病,很多人慕名去寻医求诊,八十几岁的他依旧还在治病救人。
“陈大夫好!”方言对着他点点头,招呼一声。
乐苗也同样如此,算是招呼过了。
陈幼清点点头,笑容春风拂面,语气柔和的说道:
“嗯,好好,进来吧。”
说罢他还小声叮嘱孟济民:
“待会儿先别说话,师父已经看完病,正在开方子呢。”
孟济民有些惊讶:
“已经看完了?”
陈幼清点点头小声说道:
“嗯,开完药就做针灸补法加灸,然后再做耳区埋针。”
孟济民一怔,嘀咕道:
“耳区埋针?这法子我可没见到师父用过……”
陈幼清笑道:
“那你今天可算是来对了,又能学到新东西了。”
方言听到朱老居然还用耳针疗法,也是有些惊讶。
这个耳区埋针的疗法在五十年代的时候才从国外冒头,渐渐在他们那边医院临床推广。
后面日、韩、美、法、德这些国家开始流行,发展到方言穿越前已经有二十多种耳区疗法了。
方言没想到在七十年代的国内,居然能看到有人用这方法。
而且用这个方法的人,还是朱老这种名医。
之前他就听过朱老九十多岁的时候还会看韩剧,打游戏,玩智能手机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现在这一看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说话间众人已经进入到病房内。
在房内站着几个医生和护士随时在待命状态。
这会儿房间里书桌前,穿着一件浅灰色衬衫的朱老,正在一边思考一边往方子上写字,写的有些慢,看样子这个方子是他根据病人目前状况完全新开的。
另外一边是一铺床,周围都被帘子遮挡,能够隐约看到床边有人坐着,正在给床上的人小声说着话。
目光重新回到书桌前的朱老身上。
几人走到他身后,他也没有丝毫察觉,完全沉浸在桌上那张药方上。
方言一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