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刺痛,另外我这左侧的腹部和腰上也出现了疼痛的症状。”
方言听到后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她说道:
“把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彭梦听到后将自己的舌头伸了出来,方言发现舌胖苔白。
随后又给她诊脉,发现脉濡细。
这又是个最近没怎么摸到的脉。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
主病多为虚证和湿证。
细脉脉象特点是脉道狭小,指下感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多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结合她之前白尿的情况。
方言已经可以判断,她这就是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象。
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脾肾阳气亏虚,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生,下注于膀胱,导致尿液浑浊如参杂白色牛奶。
同时,水湿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也可加重病情。
另外她还说了,尿液混浊夹血块、排尿刺痛。
这是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灼伤肾与膀胱血络,血溢脉外所致。
湿热之邪煎熬尿液,可使尿液质地改变,出现白色牛奶一样的情况。
彭梦患病三个月时间,病程较长,久病易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阻滞脉络。
瘀血内阻,不仅可加重疼痛,还可导致血块形成,阻塞尿道,进一步影响尿液的排泄。
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涉及脾。
综合来看,可辨证为脾肾亏虚、湿热瘀阻证。
西医里管这个叫乳糜尿。
之前她在医院里开那些药就是治疗乳糜尿的。
那边辨证的其实也没错,就是效果不太好。
中医里管这个叫淋浊。
治疗起来也有不少成熟医案可以参考。
方言看她这个情况,就给她开了个方子出来:
太子参15克,益智仁5克,芡实9克,炙甘草三克,炒白芍9克,苍术炭9克,炒黄柏9克,粉萆薢9克,生苡仁15克,台乌药5g。
这剂药方具有健脾益肾、清热燥湿、分清泌浊的功效。
适用于彭梦这种脾肾两虚、湿热下注所致的病症,方中太子参、芡实、炙甘草健脾益气,益智仁、台乌药温肾散寒,苍术炭、生苡仁燥湿健脾,炒黄柏、粉萆薢清热利湿、分清泌浊,炒白芍柔肝缓急。
诸药配伍,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不过想到患者小便的时候有夹杂血块,所以方言随后又在方子上面加上了震灵丹和西瓜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