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之前收集到的那些信息,治疗原则应该是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疏肝健脾。
因此,方言开的药方中需要包含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的成分。
同时,考虑到朱同志有便秘的问题,需要适当加入润肠通便的药物,但避免使用苦寒泻下的药物以免伤阴。
所以治法是:滋肾水以涵肝木,清心火以安神明,疏肝郁以调气机。
方言的方剂按照这个逻辑就开了出来,并且写好了作用,毕竟还要给其他的人检查,必须写清楚:
生地黄15g,滋肾阴、清虚热(针对阴虚火旺,舌红少苔)
北沙参12g,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改善口苦、便秘)
麦冬9g,清心除烦,养阴润燥(缓解心悸、失眠)
玄参9g,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制约心得安引发的虚热)
黄连3g,清心泻火,直折亢阳(针对舌尖红、脉促)
酸枣仁15g,养血安神,敛汗生津(改善多梦、早醒)
柏子仁12g,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替代乳果糖治便秘)
柴胡6g,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缓解肝郁化火)
白芍12g,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协同柴胡疏肝不伤阴)
茯苓9g,健脾宁心,利水渗湿(配合山药小米粥强化脾胃)
制何首乌30g,补肝肾,乌须发(针对脱发核心病机)
火麻仁9g,润燥滑肠,滋阴通便(替代乳果糖治标又治本)
煎煮方法:
先煎制何首乌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火麻仁捣碎后下,最后10分钟加入。
服用时间:
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
方言开的药方主要把握两个核心:
滋阴为主,清热为辅。
用生地黄、北沙参、麦冬补心、肝、肾的阴虚,三管齐下。
黄连只放3克,专门清心火,又不会伤胃(朱同志舌头中间黄但舌苔少,说明胃也虚)。
加玄参平衡黄连的苦寒,避免清热时伤了阴液。
此外,安神、通便、护发一起调:
酸枣仁能治失眠,柏子仁既能通便又能养心,两者搭配,一个“收”心神,一个“通”肠道,还不会像西药那样伤阴。
火麻仁能润肠通便,还能滋养毛囊,改善脱发。
另外疏肝也要护阴:
柴胡只用6克,搭配12克白芍,疏肝的同时养肝阴,防止疏肝药太“燥”加重脱发。
白芍加量,重点滋阴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