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只要不碰到看起来特别怪的病,应该也能判断出来,毕竟这种罕见类型的,也不是经常的能见到的。”
听到方言这话,有人说道:
“也对,就算是我想到了,估计也不敢确认。”
大家很快发现,自己与方言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验和技术上,更在于心态,那种面对复杂病症时的笃定与从容。
这种心态的差异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有些差距难以避免:从容的诊疗心态,要么需要天赋加持,要么依赖名师言传身教,剩下的则只能靠漫长岁月的淬炼。
像朱良春、李正吉、方言这样年少成名的中医高手,大多占了前两条;而更多医者则需在时光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病例的打磨,才能炼就精准判断的能力。
方言这时候对着李正吉说道:
“继续继续……”
李正吉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讲了起来,说起焦树德到底是怎么开药和选择穴位针灸治疗的。
……
这趟分享课结束后,众人又一次意识到自己在专业上的另一处短板。好在身边有方言、李正吉这样的高手,仅是分享些行医经验,便涵盖了许多他们此前未曾遇过的病例与处理思路,能让大家快速成长。
就像张延昌和杨景翔,跟着方言在协和医院待了这么久,研读了大量方言的医案,医技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是获得了名师一对一的指导。
众人心里清楚,接下来考上研究生,不仅能接触到更系统的专业课程、得到各位教授的悉心指导,还有方言、李正吉这样的行家在身边倾囊相授。这些实战经验往往价值千金,有时他们随口一句话,便能让人茅塞顿开,在专业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于是,方言发现,大家下课后也开始见缝插针开始看书了。
就连李正吉也好奇,自己怎么讲完了一堂课,给全班同学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
接下来的两堂课上完。
学校即将迎来周末,家离得近的同学打算回家,住校生也在规划自己的活动。
不过,随着不少人意识到考研的重要性,原本打算放松的同学纷纷取消行程,决定留在学校看书备考。
如今,大家似乎只有捧着书本时才觉得安心,一旦放下书就仿佛在“犯罪”。
这种焦虑感就像会传染一样,只要班上有一个人进入这种状态,大部分人都会跟着紧张起来。
只有方言这类对自身实力充满信心的人,才会按原计划休息。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坚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