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我不认同。
其一,书中写的明白,家里确实没了!并不是凤姐有而不给。
其二,王夫人让凤姐去借,或者说找。凤姐不愿意。只把家里仅有的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
如果你是凤姐,三番五次被贾瑞羞辱,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心热扑扑的帮他去求人吗?将心比心,我觉得凤姐做的,也是常情。够不上用那个“毒”字。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看了凤姐的表现,我们可以说,凤姐心胸不够大度,大气;做不到,得饶人处且饶人。但却不可以说她心肠歹毒。
凡有点儿常识的人都能想明白,对贾瑞那样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来说,别说二两,就算凤姐给他二斤好参,也断然救不了他的命。
所以,要了贾瑞命的,不是凤姐,或者说,主要不是凤姐。因为,毕竟,凤姐对他的惩罚行为,是让他致病的一个原因。除此以为,还有贾蓉、贾蔷的债务,祖父的家法,还有日间的工课,还有他对凤姐的单相思等等。
到此,事情本来也就结束了,苟延残喘的贾瑞再挨几日,也就死了。
第五阶段。
可是,作者却又最后加了一个情节,让跛足道人送来了“风月宝鉴”。让绝望中的贾瑞跟他的家人,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
道人说的明白,每日只照背面,只三天便好了。并千叮万嘱,不能照正面。
面对如此泾渭分明的生死抉择,贾瑞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专照正面,不照背面。最后,被镜中的凤姐折腾得精疲力竭,鸣呼哀哉了!
这一段,虽然仍有凤姐出现,但凤姐自己是毫不知情的!完全是跛足道人故弄玄虚下,贾瑞自己的臆想。
作者写这最后一段,究竟何意?
我觉得,这一段,是作者担心读者误读前面的情节,在这里进行一个专门的注解。
细心的读者肯定还记着,《红楼梦》第一回,空空道人与石头的对话中提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很明显,作者对风月小说的社会危害性,是深恶痛绝的。
另外,在《红楼梦》名字变迁中又提到:“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一本书的名字,是对全书主题的一个概括。作者把书名叫做《风月宝鉴》,联系到“风月宝鉴”是一面正面照美女,背面照骷髅的镜子。就足以说明,作者是想把《红楼梦》这本书,作为一面警示读者的镜子。告诉读者,凤姐就是风月小说,贾瑞就是读风月小说的读者,长期阅读,就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