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住吗?
偰哲笃考虑了一番,终于同意将队伍归还给怯不花,但是,只归还一半,让怯不花带五千人去。因为,高邮府本来就驻军不多,最多的时候,还不到五千人,现在让怯不花带五千人前去,已经算是比较充裕的了,剩下的,留下来充实扬州城的守卫。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目的,现在,行省的军权都掌握在右丞相和达鲁花赤的手里,偰哲笃能够动用的,只有扬州的城防力量和怯不花带来的这些军队,如果有可能,偰哲笃一个人也不想给怯不花,但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让怯不花光杆司令一个去上任,又有点说不过去。
怯不花又去联系李普,虽然他看不起李普,但是,如今去了高邮府,两人还得通力合作,将高邮府的政权从张士诚的手里夺过来,所以,两人之间不能有矛盾。
得知怯不花带了五千精兵前去,李普这才有些底气,最终,两人商议,决定正月十五的时候,趁着过节,进入高邮府!
在扬州城里暗波涌动的时候,张阳进行了他春节期间巡查的最后一站:盐场。
盐场是张阳的根本,如今的班底,还是以盐场的兄弟为主。即使是现在,大量的精盐还没有销路,仅凭着小规模的销售,盐场也能够实现收支平衡,以后销路畅通了,盐场也是主要的财政来源。
而随着战线的前移,盐场已经算是比较稳定的后方了,后方的工作,主要由李善长主持。
张阳在盐场里和李善长,士德,刘老伯这些骨干,把酒言欢,又给留守盐场的士兵和盐场的工人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舞他们的士气。也暗示了立场:现在只是暂时的,最终的目标,仍然不变,现在实行的各种政策,仍然不变。
因为随着张阳的“招安”,不少底层的士兵并不理解,他们想打鞑子,并不想投靠鞑子,前线的士兵由于有进军高邮府战斗的鼓舞,还算士气高涨,而后方留守的士兵,可能就会有不满的倾向了,这个时候,必须做一次思想工作,张阳很重视思想工作,思想通,万事通。过着大年就跑来跑去,也有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