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无碍于凡间秩序,只不过是他们太清宫里的规矩多,束手束脚的。
空中尽是濛濛的,淡淡的雨珠儿,伸手揽一下,都没什么湿意。
清陇对韶朔道:“清明节又是鬼节,你就不怕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冲撞了你?”
韶朔被他拉着手腕,调侃道:“沧浪少君看儿子似得看着,还有谁敢冲撞我?”
清陇摇摇头,道了声口无遮拦,两人并肩在街上走着。
“你和我来。”韶朔主动带路,清陇跟着他,原来是往方才叫韶朔买香烛的小贩那里去。
小贩笑着说:“小少爷您又回来了。”
“我要两份香烛纸钱。”
小贩给他收拾了两份,韶朔转过头看清陇:“你带银子没有?”
“带了。”清陇从腰间的荷包中,取出一块金锞子,递给了小贩。
那小贩目瞪口呆地接过了,还未等他道谢,韶朔就拉着清陇走了。
两人一路问人,找到了包公祠,来来往往不少的百姓,虔诚地去祭拜这位名垂千古的包龙图。
韶朔二人方一走进园内,立着包公铜像的正堂便仙风阵阵,似是上天有所感应,韶朔和清陇并未走进去,怕他要是进去拜一拜,天上的那位真仙腰都折三折。
他随便拉住一个书生模样的人,那人向他行礼:“两位小公子有何贵干?”
韶朔道:“烦请兄台拜祭的时候替我们也烧一份香烛,我们家中还有事,来不及拜祭了。”
韶朔将香烛递给他,那人道声好说好说,韶朔谢过之后方告了辞,又带着清陇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清陇见他的模样如此认真,笑道:“你这做法倒新奇。”
韶朔对他说:“我是父辈积德,才受着天界众神的供奉,不像这位包大人,功绩感人,受到人间的香火,我托人拜他,是我的心意。”
清陇跟在他身边,见他怀中还有一份香烛纸钱,心中已有几分了然。
第四章
韶朔带着清陇爬上庐州城外的紫蓬山。
日垂西天,站在山顶上一看,天地十分开阔,老树昏鸦,竹林古道,不远处的道观,山脚下的明湖,湖边的垂柳,与天庭的祥瑞不同,处处透出人间的情调。
韶朔燃起香烛,那火苗升腾着,青烟熏疼了韶朔的眼睛,随着晚风升上天空,消散不见。
韶朔跪下,拜了三拜,目视上天,虔诚道:“此为……祭先父之魂。”
清陇也走到他身边,跪下磕了三个头。
韶朔道:“父亲为拯救苍生殒落于天地大劫,连一座墓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