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一定能有大姑娘物色的姑娘好。”
孟冬远听罢,下意识就是拒绝,长女物色的人家,哪能让他沾上好处?便道:“虽说长姐如母,但我这做父亲的还在,哪里需要她给承章物色婚事?况且她年岁不大,阅历不多,看人的眼光定不如我。”
招氏道:“大姑娘是年岁不大,可顾老夫人不是,且顾老夫人活到这年岁,就连哪家姑娘的长辈是何等性情,都熟知一二,有她帮忙掌掌眼,承章的婚事就差不了。”
孟冬远面色一顿,亲家能看中的人家,家世肯定比黄家好,承章得了一门好亲事,仕途增添助力,将来肯定官运亨通,可他的仕途呢?那还不如黄家呢,黄家愿意拉他一把,他仕途顺遂了,以后再给承章铺路,承章不也一样能官运亨通?
这么想着,他便道:“这种事怎好劳烦亲家?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不必多说,你找个媒婆挑个好日子去黄家登门提亲。”
招氏问:“你这样草率定下承章的婚事,就不怕承章不满?他回了书院,对此事一无所知,等他得知后,少不得跟你闹。”
孟冬远不以为然道:“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招氏只觉脑瓜子一抽一抽的疼,嫁到这种丈夫可真是糟心,眼皮子浅,只顾眼前利益,又自私自利,连承章那么有出息的孩子,都想拿承章的婚事为自己谋私利,半点不顾孩子的以后,净给孩子拖后腿。
就算真的跟黄家结亲了,到时候到底是黄家给孟家添助力,还是孟家给黄家添助力?
孟家是没落了,但承章有出息,还有长兴侯这个女婿,黄家跟顾家没法比,但黄家跟孟家结亲,就能顾家也搭上亲戚关系,得到的好处比孟家得到的好处多得多,以后承章有长兴侯提携,仕途顺畅,黄家更是得了个有前途的女婿。
沉默片刻,招氏道:“既然你主意已决,那我改日再找媒人。”
孟冬远满意她的识趣,语气也好了几分,道:“你看着办就好,黄家是书香门第,可别失了礼数。”
招氏点了点头,将孟冬远打发走,她略带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她的心腹丫鬟见状,伸手给她边按摩边问:“夫人,您真要请媒人去黄家给世子爷提亲?黄家姑娘奴婢先前跟您去寺庙上香也遇见过,看起来是个端庄温柔的姑娘,但世子爷未必喜欢。”
“怎么可能?”招氏轻轻摇头,接着说,“只有世子好了,我才能过得好,世子是个明辨是非又孝顺的孩子,我真心待他,他必定会真心回报我。”
丫鬟又问:“那您方才为何答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