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市面上的了解,此茶该如何定价才是?”对于茶叶的价格,徐阳一直没有定下来,一是他对大唐茶业不了解,也不知道市场上多大的需求,万一定高或定低都不合适。
“这~?”周段沉吟了一下,“小人斗胆问一句,此茶的产量如何?”
“咦?这和产量还有关系?”徐阳奇道。
“是的,如果此茶产量很少,那么就走高端路线,定价百贯一两也不为过,但若是产量很大,小人建yi定价不妨低一些,以免茶叶无法全部售出!”行家就是行家,考虑的事就是比徐阳这个外行人要周全。
“嗯,今年的夏茶因为准备不足,从南方海上急匆匆的运来,所以只有两千斤的产量,如果这次销量不错,等过段时间茶叶下来我准备扩展作坊的规模,估计产量会提升数倍。”徐阳想了想回答道,茶叶一年四季都能采,按季节不同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这样看来,此茶的产量不小,就不适合高端销售,现在最好的茶也不过800文每斤,此茶比市面上的茶都要好,价格最好定在一千三百到一千八百文之间,绝对不能超过最高价的两倍。”周段恭敬的答道。
“好,那我就卖一千文钱一斤吧,也方便计数。”
众人听闻绝倒,只为了方便计数就把价格调低了数百文,果然是财大气处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