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wèn了颜之推老先生,先生听闻道‘久旱必有蝗’为我所警示。遂今日朝堂上支持徐公的论断,明年可能确实有蝗灾,不得不防。”
不知怎么的,房玄龄一曝出颜之推的名号,原本乱哄哄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徐阳暗自腹议,这颜之推到底是哪个?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隋唐英雄传》里也没有这号人物啊?难道是当世大儒?为毛自己只知道一个李纲?看来情报工作做的太差了啊。
徐阳打算等会下了大殿就掏手机查查这颜之推到底是哪位高人。
李二摸了摸胡须,思索良久,才道:“房爱卿所言有理,防患于未然,既然多发大旱,那蝗灾定易产生,朕确实要做好应对蝗灾的办法,徐爱卿,你快给朕道来预防蝗灾鬼谷有何办法?”
徐阳端起玉牌回答道:“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乃用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最为可用,臣打算让整个关中大肆饲养鸡鸭群禽,整日放养,于田间采食蝗虫卵,想必大可抑制虫灾,等到蝗虫破土而出之时,鸡鸭群禽已有足够数量,这样就能在其翅膀未硬之时全部啄食,大大缓解蝗灾。”徐阳这一招用鸡鸭去吃蝗虫这可是近代的老办法,如果鸡鸭多到一定数量,那么虽然不能消灭蝗虫,抑制倒是很容易。
李二仔细思索了一番道:“不错不错,此主意甚好,既不消耗人力物力,又能养肥鸡鸭,如此便能抑制住蝗灾,真是好计谋。宣朕旨意,关中百姓家如此每家每户按人头养鸡鸭,嗯诸位爱卿,你们看养多少只为好?”李二朝大殿下面问道。
众人皆是面面相觑,就在几分钟前,他们还在反对蝗灾,现在就要给预防蝗灾出建yi,这可拉不下来这个脸。
“臣以为不必强制规定,臣觉百姓养殖的鸡鸭得越多越好。”徐阳端着玉牌大声道,他可是深知蝗灾的严zhong程du的,当时关内饿死人的事情多有发生,要不是南方大熟,徐阳觉得搞不好李二的政权都会因为这场蝗灾而被推翻。
“难道朕不知道鸡鸭禽类越多越好吗?但是百姓的养殖能力有限,饲养过多便没有能力伺农田地,这是朕不愿看到的。”李二端跪坐在高台上,悲天悯人的说道。
“臣觉得不然,曲辕犁的推广让原本需要十人耕作的土地现在只需要三人即可,百姓有多余的劳动力,就需要干更多的事情填饱肚子,只有勤劳才能富裕,臣不才,只请求对养鸡鸭大户进行奖励,一贯起底,只要养鸡鸭超过二十只,臣便奖励他一贯钱,这钱财由臣自己来出。”徐阳的这番话需要勇气,能说出拿个人资产鼓励社会制度的他还是古今中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