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波平如镜的水面顿时荡起微微涟漪,似乎那深不见底的墨色中隐藏着一头不知名的庞然大物,让人心生惊惧。
哗——
水珠飞溅。
众人齐齐睁眼。
道海边九十六人视野中,那海面中央水浪翻涌,升起一道巨大的墨色水柱直接天空的阴云,宛若龙吸水一般。
随后,水柱分崩离析,从天空落下,那阴云中也落下墨雨,一枚枚道文流转凝聚。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在这时,海边有一人长身而起,向海中走去。
踩过礁石,他半只脚已悬于半空,脚下便是张狂咆哮着的墨海,这一步落下,他就要被那草木不浮的波涛吞噬。
他一步走出。
他身边有上万枚道文,在他脚步踏下时化作一段宽近十丈的黑色桥身,这桥身甫一形成,就又化作墨水泻下,桥身崩散。
然而他已踏出下一步,道文在他脚下凝成新的桥身。
如此一步步,横空踏桥,很快便走离海岸树百丈远。
这人穿着褐色道袍,满头银发,是个耄耋老者,李长安只在遥遥十里外看着他的身影,认不出模样。
而离此人不远处的海岸边,有人便认出他是正阳宗中周文瑞,年逾百岁仍停留在种道境,百年修行虽未突破,但却将宗中三千道经尽数记住,皓首穷经,不外如是。
择道种中,来的大多是年轻一辈弟子,周文瑞也来凑这热闹其实暗中颇受了些嘲笑,论天赋,这过了第一试的九十余人大多要强于他,但论对道经的研读,他远远甩开了所有人。
两刻钟过去,周文瑞便走出二十里,速度奇快。
但他身上道文也渐渐稀疏了。
又过两刻钟,周文瑞的身影在众人眼中变成凡人肉眼难见的针尖大小的一个点。
有心底瞧不起周文瑞的人,不由心生感慨。
而司马承舟则不着边际地吟道:“唉,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桥头自然直啊。”
就在此时,众人眼中那针尖大小的身影蓦地下坠。
那边,周文瑞面色悲怆,双目紧闭,身边已无半枚道文,就这么向下落去,道袍跟须发被风吹得向上狂飘。
随后落入海中,没激起半点浪花。
墨海顿时风平浪静。
海岸边一片死寂,虽不知落入这片墨海中会不会真的死去,但见周文瑞失败,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其实周文瑞刚起步时,大多数人心情十分复杂,既不希望这老道凭着年龄优势领先太多,又隐隐希望他能成功。当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