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缓缓驶出。
船上仍是那个婢女,这回船行的目的性却很强,众人眼巴巴望着船从眼前驶过,婢女却目不斜视,只好心中哀叹。船到了杜凤身边便停下,将他邀上船,又向其他处行去,包括温莼在内的九个书生,都是青年才俊也上了船,最后,船停到李长安身边,婢女好生打量了他几眼,斟酌着称呼,没说公子:“这位少侠,请上来吧。”
上船后,李长安打扮跟一众书生格格不入,腰间连鞘长刀与背后木匣隐有杀气,他面对着旖旎灯光,背后远处是破旧的老城墙,竟冰冷萧杀,众人忍不住离他远了几步。
同样被远离的还有杜凤,余下七人围在温莼身边。
有人问道:“银瓶姑娘,去见秦仙子的便是我们十人?”
被称为银瓶的婢女摇头浅笑:“秦姑娘只见一人,这规矩早已定好了。”
又有人问:“那方才诗赛,谁得了第一?”他对温莼笑了笑,“虽侥幸能与温兄同船,但吾辈若有自知之明,当知才华不及温兄万一。”这话把船上其他人都包进去了。
婢女好笑说:“文无第一,你是读书人,这道理都不懂么。”
那人干笑一声,又有人说:“纵使不分第一,那秦姑娘总有最喜欢的。”
婢女用爱慕的眼神看着杜凤:“杜郎的“红颜未老恩先断”之句,秦姑娘见时不禁泪如连珠……”
众人叹了一声,就知道会是杜凤这厮。
但婢女话锋一转,却又看向李长安:“然而若说最喜欢的,秦姑娘看这位少侠的诗时,却是轻轻笑了。”
就连杜凤都多看了李长安一眼,温莼也微微动容。
李长安神情一动,看向画舫。
有人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位兄台写的是……”
婢女婉转清脆念道:
“不同芍药争国色,唯与金樽较疏狂。
明月无心随玉影,清风有意嗅余香……”
她清了清嗓子,看着李长安没什么表情的脸,补充道:“这便是少侠的诗了。”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