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新的历法。
农学著作的修订,涉及到探索、实验、成书、推广多个环节。
除非有皇室、农家的支持,仅凭一家一姓,断然不可能完成。
先不说这技巧的可信程度,单是那个产量增加一半,就有些匪夷所思,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除非长安强制推行,否则,没有哪个农民愿意冒着绝收的风险,进行耕种实验。
况且,农民根本不识字,传授种植之术这件事,最终还得落到地方上的蔷夫、里长、亭长这群人身上。
一家一姓,不可成!
这也是为何农家出现几百年,却没有人把心思投在这上面的原因。
不是不愿意,而是力量不够。
这上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足以榨干诸子百家财产的总和。
良岳抬起左手,用力的抹了一下嘴巴,试图缓解心中的惊慌。
伴随惊慌,他的声线出现了颤抖,似心电图似的,起起伏伏。
“阁下,这番话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君可知这番话意味着什么?”
“这是自然。”司匡抚手而笑,举止从容。
“呼!”
良岳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回答的太淡定了,让人有些害怕。
这狂生真的知道修订农书的意义吗?
自古至今,统治者除了收税、大灾之年派人治灾,文人除了借底层群众疾苦发发牢骚之外,真正无偿为农民奉献者,凤毛麟角。
真要追溯上去,寻为民者。
恐怕,只有三代之前的三皇五帝时期了吧?
伏羲授渔、燧人生火、神农尝百草、黄帝传授衣住行之术、帝喾初定二十四节气以划四时节令、尧、舜亲自躬耕、大禹为民治水。
换而言之。
若真的修订了一部农业著作,绝对会被当世农民奉为仙神。
日后每年农业祭祀的内容,恐怕都要变上一变。
皇天后土之后,多了一个农圣。
虽然有呼啸的冷风,但良岳额头上的汗珠冒的越来越多。
他视线移动,望着惊呆错愕的观战者。
下方这群人,已经停止喧闹了。
那句为天下农民著书已经把下面这群人镇住了。
那句亩产增加一半,让众人面面相觑,转动的眼珠子内冒着红光。
这是在论战,说的话,应该不会有假吧?
《齐民要术》,农学耕种之法。
良岳目光继续移动。
这次放在了农家那群人的身上。
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