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司匡直接用“成子”作为转变之言,让儒家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以至于后面的周亚夫、程不识、田蚡、窦王孙,在这个名字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这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若是想结交挚友,与前文长安的雄伟,对应不起来。
总不可能只是为了斥责田窦之争吧?
如果是,未免杀鸡用牛刀了。
在万众瞩目之下,司匡渐入佳境,开始吟诵最后的关键语句。
也可以称之为文章升华。
“唰!”
他拔出佩剑,转身,指着长安的方向。
用尽丹田之力,高呼,似乎是在诘问。
“灰死韩御史,罗伤董博士。”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冯唐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伴随着追思贾谊,这场吟诵,彻底落下了帷幕。
……
“韩御史……董博士……”
“长沙傅……洛阳才……”
台下,白子衿挺着小脑袋,白皙的脖颈,已经渐而僵硬了。
她没有去揉,而是像一块木头似的,纹丝不动。
身上的白色纱衣随风飘荡,粉嫩的小脸上,写满了惊愕。
白子衿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话风突变之后的内容,多多少少有所听闻。
尤其是阿姊嫁列侯之后,接触到的趣闻,经常分享给自己。
此赋,涉及的汉代九卿,将至两手之数了。
田窦之争涉及朝堂政治,她一女儿家,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另外几个内容,却全都是耳熟能详。
张释之成为九卿之前,汉文帝十年不曾发现其才能。
贾谊大才,却愤愤抑郁而死。
冯唐有才,赏识只是昙花一现,终其一生,没被重用。
韩安国坐法抵罪之后,受狱吏田甲侮辱,喊出“死灰独不复然(燃)乎?”的慷慨激愤之语。
董仲舒在辽东高庙之后,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此赋,虽然简短,但所含内容,表现形式,打破了自古以来的传统。
她在这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况且,其读起来朗朗上口。
与“子虚、乌有”相比,的确让人,更有读下去的欲望。
若是把三篇文章同时摆在自己面前,自己绝对会选择这一篇。
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