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且慢!”
“???”
司匡站起来,拱手道:
“在谈论出击匈奴方案之前,卑职想先询问一个问题。”
“可。”
司匡双手交叉,藏在两只手的袖口。
迈着小步子,走到卫青身边。
一边打量地图,一边笑吟吟的道:
“此次出征,吾大汉为何而战?”
“当然是复仇!”
卫青不假思索,恶狠狠地说道:
“太守与守军战死、数千百姓被掳,此仇必报!”
“还有吗?”
“还有就是……”卫青回忆着刘彻的话,“此战要向天下人宣告,大汉,绝对不怕匈奴!攻守易形了!”
司匡笑着拍拍手,“
也就是说,这场仗,不得不打对吧?”
“对!”
“好!”司匡大笑,高呼一声,“既然是打仗,就要从长计议。将军,吾且问,此战出征之军费,耗费几何?”
卫青沉默片刻,道:
“陛下计划了三年。算上三万骑兵、三万战马的训练供养费用,算上兵器的费用,算上五万运输辎重民夫的粮食供给……保守估计,国库投入的资金,至少四万万钱!”
花费四万万钱,只为出击匈奴。
这是文景之治的遗产。
是无为而治的余荫。
“耗军费四万万,陛下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卫青瞪着眼睛,尖叫,“这还用说,当然是大获全胜!”
“何谓大获全胜?”
“自然是打穿单于庭,擒拿军臣单于。”
司匡瘪嘴,“将军觉得这个结果现实吗?”
“呃……”卫青拖着长腔,“灭毁我上谷之匈奴万骑总可以了吧?”
司匡摇摇头。
原本想让卫青打个折,想的现实一点。
没曾想到,打折打得太狠了,都快亏本甩卖了。
灭万骑。
难度很大吗?
虽然此次战役很可能像历史上那样,大汉其他三路军队:一路团灭、一路死亡过半、一路无功而返。
但不能因此降低底线呀。
汉武中期,打万骑,难度犹如吃饭喝水,手到擒来。
“卫公可知,卑职最佩服先秦哪个国家?”
“齐?”考虑到匡章的国籍,卫青回答了这个字。
“是秦!”
司匡声调抬高,慷慨激昂,
“为何嬴政继位之后,可在极短的时间,大规模连续不断对外作战?只因,其以战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