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儿子简单……自己哪能努力了十多年,还毫无成就?
难不成是上天安排好了?
不能吧……
刘胜见异母弟一言不发,生怕又引出来什么送命的问题,咳嗽几下,把话题强行转移,
“对了陛下,有件事我得和你说叨说叨。”
“兄长请说。”
“本王进入长安之时,本想走宣城门,然而此门当日竟然被一个迎接亲属的千石官吏挡住。如今千石官吏都有如此大的权力了吗?”
“竟然有这种事?兄长可知那名官吏的职位?”刘彻脸色绷紧,声调抬高。
他还记得即位之初,大臣们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
以至于到最后诸侯王生怕被怪罪,不得不向很多督查大臣妥协,乃至出现大臣地位高于诸王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之际,正是这位九兄站了出来,涕泪俱下陈述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大汉宗亲才稳定了下来。
如今刘胜再次上书陈述,刘彻不得不谨慎对待。
究竟是谁,敢私自封门,阻挡诸王之车驾?
“为兄派人去问过……听说是匡人。”
刘胜低着头,眸子中闪过一丝厌恶之色,恶狠狠地道:
“一督查诸侯王之官吏,竟然出现凭借官职之权,封锁宣城门,行迎接亲属之事。此乃以权谋私,乱我大汉律法之行,望陛下严惩不贷,以匡政治清明,抚慰宗亲王室之心!”
“嗐,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一家人。”刘彻喜眉笑眼,跑到刘胜身旁,拍了拍这个兄长的肩膀。
“一家人?”
“九兄还不知道吧?这也难怪,中山国距离长安路途遥远,九兄应该在一个月前启程。而朕之诏书,出发尚且不足一月,兄长收不到也情有可原。”
刘彻有节奏地拍着刘胜的大腿,
“那个匡人呀,已经成为朕之主婿了,其在宣城门估计是迎接其大母,还有公羊宗师胡毋生。前者,乃齐郡之三老,后者,乃儒家之支柱。”
“主婿?郡三老?”刘胜挑了挑眉,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些形容词。
如果用封门之礼迎接胡毋生,这倒可以接受。
陛下爱儒,天下皆知,此乃恩宠。
可是刘胜不懂这个郡三老是怎么一个情况,抬头纹拧成了一股麻绳,噘着嘴,语塞。
“兄长不必考虑得太多。”刘彻拿着一个小酒坛,亲自给中山王刘胜倒满酒,并且把酒樽递到其手里,淡淡的道:“这主婿之位,大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