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 第二百九十七章:富关与穷地

第二百九十七章:富关与穷地(2 / 3)

遭遇大败。”

根据记载,这位师出名门的谷梁后人,在十多年后,会制霸儒家谷梁学派。

当然,他也会碰到这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那个来自济南,尚未加冠的请缨少年。

喊着大丈夫西行,当不复还的少年,虽像流星一般划过大汉的官场,但却带走了这个谷梁顶梁柱,使之退出长安,无颜再返。

“谢稷下侯勉励,卑职诵读谷梁春秋,略有心得,他日,还望讨教一二。”徐偃拜曰,“闻君以《大学之道》,名震儒门,望讨教之事,公可明我谷梁之雅。”

“以后再说吧,先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要紧。”

司匡摆摆手,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在继承刘向学识之后,谷梁之中,就已经没有人值得留意了。

汉武时期的谷梁,有几个能打的?

如果不是因为前期傍上了太子刘据,恐怕都难以在长安站稳脚跟。

“徐兄在咸阳居住多年,可知此地有多少人把守?”

司匡眸子中闪烁着精光,用手,指着地图西北部一个隐藏在山林之间的小路。

“那里是……”徐偃瞳孔微缩,眼皮耷拉着,“陈仓?此地虽然有向南通往汉中的路,但是远不如大散关方便,大多商贾都会向西百里,入大散关,而不是向南穿梭在山涧之间。”

这位武关守将低着头,思考片刻,估摸道:

“因汉中为大汉龙兴之地,驻扎兵力较多,再加上局势稳定,无叛乱,陈仓小路的用处就可有可无了,南北之间数百里,加起来估计都到不了五百人。”

“这么少?”

司匡眉头皱得像一根麻绳。

他实在没想到,刘邦出汉中的这条关键道路,竟然驻扎了这么一丁点人。

函谷、武关皆已封锁,本以为,留给朱安世的选择,只有大散关……没想到,漏了一个要命的位置。

“公可知陈仓之地何人驻扎?”

“那个地方,穷得要命,又无资源可得,应该是从南军中随便挑了个军司马吧。”徐偃努努嘴,不屑地说道,“去那地方,几乎相当于流放边境了,陛下可不会把心头大将放在那个位置。”

自从黄河决口,濮阳道路中断,武关成为主要商贸道路后,徐偃的钱包里都变得鼓鼓的,根本看不上一个月最多弄几十石粮食的“老旧驻扎地”。

对于那里归何人管辖,他根本不感兴趣。

“这就难办了,出于安全考虑,吾侪亦必须把那里封锁。守将不明,只有先去向丞相讨要一份手令了。”

“稷下侯是

最新小说: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大秦:血肉苦弱,助祖龙机械飞升 我的姑姑马皇后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 猎宋 岳麓书院浪漫史 萧煜 六朝汉臣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嘉靖有个好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