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提亲定日子,彩礼28块。
其他的事情等到提亲那天再仔细商量。
吃过饭,姜凡阻止了想要回家的姜平安,让他送陈家人回家。
果然,把陈家的人送回去以后,陈母也让陈倩送送姜平安。两个人就这么愉快的约会了一下午。
回到家后的两人自然免不了家人的盘查,经过一番询问,得知两人只是逛了逛百货大楼,姜平安给陈倩买了把梳子,看了场电影。
大家也都放下心来,姜平安的事算是过去了。
至于三天后会不会影响到街道办的工作,街道办也不能不让人提亲,结婚吧。
次日,街道办就来通知,让去参与冶炼钢铁。
姜凡去看了,炼钢铁的炉子一般,土法炼钢炉,不高,这样的炉子冶炼出来的钢铁质量上不能说很好。
多半是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这也是这个年代的通病了,农村和绝大部分城市冶炼的钢铁根本达不到条件。
可以说是生铁,根本不能投入使用。
可姜凡也不能做些什么,大势之下,他一个人的力量着实有些渺小,想要力挽狂澜,根本不可能。
今天就到了上门提亲的日子。
姜家去了姜父姜母和姜平安,还有两辆自行车,带着香烟,茶酒,点心等等。由李媒婆领头,一行人进了陈家住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人也知道了陈家女儿在相亲,大家知道这是来提亲的,都出来看热闹,孩子们围着姜平安,姜平安也大方地给孩子们撒糖。
陈父招呼着进了门坐下。
由李媒婆主导把该走的流程走一遍,主要就是说男方是个好小伙子,女方也是个好姑娘,两人可谓是天生一对……
“陈老哥,不知道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我当然是同意了。”
陈父也没在这事上纠结,也没有为难姜平安的意思,当即同意下来。
随后两家人开始商量结婚的事。
今天是八月二十,时间定在二十七,这样姜凡也能参与一下,彩礼也从二十八块,涨到五十八块,正好今年是58年。
至于席面,订的不多,姜家这边没什么人,除了一些关系好的朋友,院子里的人自然是不会去请的。
陈家也差不多,当年打仗,能活着就不容易了。最终席面定了六桌,也不在院子里摆,在外面饭店定。
六桌不少了,除了本家人以外,请的人都是自己来,不会出现拖家带口的现象,这样太不合适了。
至于会不会说是资本主义作风?也不看看今年什么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