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运动五公里,然后立刻渡河。其余各单位,沿河流向上运动一公里,渡河后立刻赶赴战斗地点。”
沈耘本来没打算分兵的。
把高炮部分留给第一道防线,又加入了61师的侦察营,沈耘手头的兵力完全等同于一个满编团。
如果敌人是地面部队,就算来两个团,沈耘也敢硬碰硬。毕竟在这场演习当中,如果红方敢在这里派出两个团,那其他地方的兵力就势必会相当薄弱。
以当下猛虎营的战斗力,一挑二就算打不赢,拖延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没办法,想要快速增援,就必须用最短的时间过河。
而想要做到最优化的增援,便只有分兵这个办法。
但眼前的观察员似乎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是太满意。
“蓝军带队主官做出了错误的支援指令,扣五分。”
沈耘瞬间眼睛都瞪直了:“什么,扣分?凭什么?”
饶是沈耘向来觉得演习当中导调部的就是爸爸,可面对这样一个判定的结果,沈耘心里还是有一句mmp想讲。
“眼下河床裸露部分较多,河流部分不超过五米,所有车辆完全可以安全渡河,没有另寻他路的必要。你下达的命令将会耗费更多时间,导致你方部队死伤惨重。”
那一本正经还颇为严肃的样子,沈耘差点就信了他的邪。
“说的这么理直气壮,你在装甲部队呆过,还是你懂装甲性能?”
观察员是个中尉,沈耘对他的客气三分来自他的观察员身份,七分来自他是个穿军装的。
如果这是沈耘手底下的军官,这会儿估计早就被他一顿吐槽,顺带踢到哪个班里体验普通一兵的生活去了。
虽然沈耘是个中校,但这位中尉观察员却一点不虚:“我没有在装甲部队呆过,也不了解装甲性能,但你的命令就是不能第一时间赶赴战斗地点进行增援。”
死鸭子嘴硬到这个程度,沈耘也是服了。
“当前河流虽然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但是河底全都是砂质,我们的装甲哪一个不是重达几十吨,只要过河势必会陷进去,到时候牵引绳都不一定拉出来。”
“装甲也就不说了,运兵车和战士想要过河也要费好大功夫,有这个时间,上游一公里就有座水泥桥,完全不需要战士们沾两腿泥,过河后前去增援的速度更快。”
“导调部门应当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战况进行判定,纸上谈兵有什么意思?”
上面动动嘴,下边跑断腿。
在其他地方出现这种情况也就罢了,可是在军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