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看不见……”
王德发说:“这是大后方,你去前方看一看……”
万士达说:“后面的那辆驴车被我们甩远了,看不见了,我看我们到了临安后得买一头驴。”
吴大鹏得意地说:“那还不是我们说得算?准备好发大财吧……那边世界我们事先都准备好了。”
安静看着来来往往的大宋男女,忽然陷入了沉思。女人对身体的感受是最敏感的……中年妇女为什么有时会行为乖戾?身体上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安静感受着年轻后的各种舒适。
六个人走到了路边一棵大树下,看到那里还有几张石凳……凳面比较光滑,看来经常是有行人来坐。
五个男人放下行李,排排坐好,安静到了另一张石凳,给自己垫了一条手帕。
她知道这五个男人要吸烟了。
五个男人肆无忌惮地在大宋的道路边点上了烟。
怕啥?咱们是殷地安国人。
先前的惶恐,现在看来有些可笑了。五个男人得意扬扬地点上了烟,一起说笑着,偶尔有路过的宋人行人见他们这里热闹,一个个又都是彪形大汉……没有宋人敢过来歇脚的……
安静关心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张国安却关心起路边的稻田了。
路边是成片的稻田,里面正在生长着二季稻。看那水田的样子,真是千百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少了些水利设施。
这个时期应该是占城稻吧?
占城稻并非是专指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指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在印支当地,他们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长。
用宋人的描绘就是: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宋代占城稻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
其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随后在宋政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而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
所以,占城稻对长江流域稻作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植至收割仅五十余日。在宋人的精耕细作之下,竟然最高能亩产五石,也就是三百多公斤!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所以说,南宋虽然地方比北宋小了,也失去能种植小麦的北方,但是在粮食总产量来看,并不少于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