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通道,它利用尼罗河的一条支流,在几个不同的时期,利用不同的地方完成与红海的沟通。
当然,这条古老的运河曾经被反复的开凿、修葺与利用。
不言而喻,它具有多么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至于诸多次被用作军事上------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地区之间的贸易。
但是,由于这条运河受到自身周围环境、尼罗河淤积以及尼罗河水量等因素的制约,它的通行并不能始终如一,而是需要不断的维护或重新开凿。
在埃及帝国强盛时期或和平时期,由于其战略与经济地位,它被开通,并保持运行;而到帝国衰落或政权更迭时期,它便被人们疏忽而导致废弃。
比如现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胜利之王拜伯尔斯时期,他就对与欧洲的贸易感兴趣,所以,对他来说,距离开罗二百公里远的尼罗河河口西岸的海港,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红海方向的海贸,由于贸易总量较小的问题,更加不能引起胜利之王拜伯尔斯的兴趣了,这变相使得先前的回回商,或是欧洲商人都是走叙利亚到巴士拉城陆路,然后从水路到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的商路。
无论是从意大利地区安科纳城来大宋的商人雅各,还是后来名气最大的马可?波罗,他们从欧洲到亚洲都是走的这条商路。
而据历史记载,最晚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大约八世纪时期,这条运河还在被使用着,它通过图密拉特干河,然后通过提姆萨赫湖以及大苦湖等低洼地带流入红海。
那里原先还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港口,阿尔丹诺港。
但是,经过几百年来的衰落,等到现在,从王征和小二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渔村子了,仅有一些破烂的码头设备。
王征说:“幸亏那里的单峰骆驼多啊,一百多公里,三五天也能走到开罗了。”
小二说:“通过泊船卸货,再重新装货,再走三五天,太耽误时间了,难怪沿途一片荒凉------但是在干涸的运河两边,我还能看到有不少高大建筑的残垣断壁!
那里以前繁荣过,张岛主,你说他们会不会重新开挖------”
张国安岛主意味深长地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人想办法收费了;世上也本无运河,需要的人多了,也就有人想办法开挖来挣钱了。”
这个意思很明显,只要利益够大,需要够大,胜利之王拜伯尔斯说不定明天就会招人重新开挖。
以流求岛以首,大宋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