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小部落的联盟,人口数量对于整个地区来说,远远不够多。
但是,这里竟然能和琉球国一样,几乎全面接受了流求币,而且在与大宋的钱钞之间还会顺畅地变换,一点儿亏也不吃。
虽然大宋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推崇,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忽然兴起,让他们同时也接受了流求岛的影响。
渤泥国王子高兴地接受了流求岛主张国安的邀请,他本来就特别想去大宋“游学”,如果还能顺道去流求岛玩一玩,这是很快乐的事情。
流求岛的张国安岛主在渤泥国建起了一个适用于商贸住多用途的商站,从建成的那天起,他们就主动按照渤泥国的规定,上交半成的税物,同时,还遵守这里的各种要求和风俗。
大宋商人,本来在这个时空的名声就很好,流求商站的做法,更让他们受到当地政府和人们的欢迎。
商站有组织,有期限而且固定的需求,让渤泥国充分发展起来了。
以椰子干为例,常年收购,让这里几百户人家都专心去加工,而且从没有愁卖过,富裕起来是很容易的。
在渤泥国国王麻不里颂差看来,他的国民们远远要比以前更加“勤劳”了,更加富裕了,不少的人都穿上了袜子和鞋子。
而他自己王宫的收入也变多了,钱库里堆满了铜钱和摆成一叠一叠的流求币与大宋钱钞。
他对自己的儿子,渤泥国王子安达说:“我们的钱财从东方来,从西方来,但是最终都要从大海上来……你想想,我们最缺少什么?”
渤泥国王子安达说:“我们已经不缺少武器,也不缺少士兵;百姓也不缺少粮食,也不缺少衣物……也许我们缺少人口?”
渤泥国有了更高的收入后,他们第一步就购买了流求岛出产的武器,特别是他们的刀、枪、弓箭,还有他们的皮甲……在这个地方,没有人能穿着板甲和索子甲,真会热死人的。
他们反而对火绳枪不算感举趣,原因很简单,火药容易受潮,远没有弓箭可靠。
虽然只有几百人的武装力量,但是他们都了解周边势力……他们不是北方隔海相望的蒲甘国的对手,但是自保已经绰绰有余,至少不用害怕西方隔海相望的查耶卡旺国了。
渤泥国国王麻不里颂差听完他的话后笑了,说:“我原先也这样认为的……后来流求张国安岛主的真诚相邀让我改变了很多,我的儿子,你想想看,流求岛什么最多?”
“是海盐吗?”
“我的儿子,是船,巨大的船!你多带一些工匠去吧,我打听过,请不起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