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处单拎出来看,都不是大问题。
这年头,一般的小规模造反都不算大事了。
但这次不同。
五州之地同时发生造反,这显然是有预谋的,这是要搞出捅破天的大事!虽说无论是一州还是五州,都可以各个击破,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五州是挨着的!
东乾一共四十八州,州的面积有大有小,有的形状会很奇怪,而这五州的面积都不算太大,放在一起看,面积也没中州大。
它们挨着!
更可怕的是,不仅仅五州挨着,五郡也挨着。
五个郡都是五个州的边缘之地,如果把五个州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这五个郡,就是这五州之地的最中间。
五伙人同时造反!
这种地形!
很显然,他们会尽快汇合!从而形成一股庞大的造反力量!朝廷想要迅速剿灭他们,各个击破,很可能是来不及的,连传递消息的时间都不够用,净土教本就组织严密,他们敢于发动造反,必然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且,甚至可以说,目前五州之地的州牧,很可能还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他们不会马上知道周围州地的情况,甚至连州牧都可能无法马上知晓出了这种事,按照现在东乾地方官的习惯,出了造反,他们习惯于捂盖子,习惯于调兵先灭掉造反,事成之后,再向上面汇报,直接给结果。
除非是捂不住了,短时间根本就无法解决造反,才会向朝廷求援。
若是没有东厂的话,朝廷想要得到五州造反的消息,怕是得小半个月之后了,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等到朝廷收到消息时,局面怕是已经彻底失控了。
其实这一次,东厂得到消息也可以说是出奇的快了。
这是因为周安之前的命令。
就在吴绪宽被杀的第二天,周安回到东厂衙门,便下了一道命令,监控天下造反之事,任何地方发生任何规模的造反,密侦卫一旦监测到,马上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向京城送消息。
其实就是飞鸽传书。
朝廷对飞鸽传书用的不多,是因为保密性太差,而且容易被人打下来。
但传递造反消息,周安认为并不需要保密,一点必要都没有,这种事能瞒着谁?也就是知道早一点晚一点罢了,任何地方发生造反,传遍天下都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何不早一点?
吴绪宽“天下大乱”的预言给了周安极大的压力,所以他才下这种命令。
而按照密侦卫传递消息的速度,因为短途飞鸽传书运用的多,层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