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显灵,开窍了。
他也想开窍,于是也时不时烧香求祖宗保佑,但始终没反应。
一直到易龙和他说想读书,他才反应过来,祖宗可能给他施过法了,但他肚子里没墨水,想开窍也开不了啊,这不是难为祖宗吗?
他又想到了易龙,肚子里的墨水比他还少,以后岂不是更难?
的确,易龙也可以和他一起种菜。
但身边就有例子在,种菜要想种出人样,也得有知识,光靠下苦力就真只能挣三瓜两枣辛苦钱。
握着手中的锄头,易定干感觉更有劲了。
另一边,
陈家志回了家后,就见易龙在晃动着婴儿摇篮。
易龙笑道:“舅舅,豆豆太赖皮了,我一停下不摇,他就哭。”
陈家志笑了笑,也蹲下来看了看,小声说:“那你就摇着,等他睡熟了就好。”
“舅舅你要去提车了吗?”
“嗯,马上出发,今天带不了你了,在家帮忙带下孩子,你舅娘要准备中午的菜。”
“要得,要得,把他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易龙拍了拍胸口,又说:“明天就能开新车去卖菜了吧?”
“应该可以。”
“好耶。”
又去厨房看了看,和李秀打了招呼,陈家志才又回自家换了身干净衣服,又去照了照镜子,感觉比白净时更有味了,怎么就没人叫他靓仔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
…
这年代买卡车麻烦。
所以陈家志选择了加价服务,通过二级经销商提车,还附带一条龙上牌服务。
在花城天平架汽车市场,就聚集了多家卡车经销商。
在一座广场上,陈家志围绕着一辆深蓝色卡车来回打量。
圆滚滚的车头,四个圆灯如同四只明亮的眼睛,没有花哨的装饰,却更显沉稳。
如同宋代瓷器的素雅,不事张扬,却自有一股内敛的气质。
车厢内部虽简陋,但处处透露着实用,最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宝塔仪表盘,尖尖的。
这车陈家志还算熟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跃进。
南京跃进131。
仿制日本五十铃,从1983年开始生产,标准货厢4.2*2.1*0.55米,标称载重3吨。
但实际载重超出想象。
陈家志前世在上海,就听一位老板吹过牛,1998年开着跃进131,从江苏盐城去西安,拉了9吨藕,全程国道,开了3天多时间。
真实性不可考证。
但也能证明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