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门去制冰厂拉冰块。
其实岭南夏种菜心的历史不长,一直到80年代,随着广东农科院一个四九心品种的推广,才开始起步,初步实现了菜心的四季供应。
但至今也有许多问题未解决,灾害多、品质低、病虫害难防、农残高、保鲜难
现在的菜心种子,陈家志用的也是四九心19号,但他总感觉没后世的好。
他还记得后世他常买种子的那家公司:长合。
即使回了蓉城很多年后,他都还从长合发种子回去,也是番禺的公司。
但他去问了,现在这家公司应该还没有成立,换个说法,现在种子行业还没放开。
保鲜问题还稍好一点,
除了本地的传统经验,预冷技术发展也很快,花城也有很多制冰厂,只是一般小菜农不会去折腾。
陈家志这时候又不怕麻烦了,他只是人际关系上怕麻烦。
不一会儿,他一辆不小的轻卡,只装了两坨冰块,一叠旧报纸,就又匆匆赶回菜场。
易龙已经拿着棒槌等着了。
深夜里,很快又响起了砰砰砰的凿冰声。
小豆豆陈正云被惊醒了,在屋里哇哇大叫,李秀又去了地里,陈家志只好回屋里把他抱起来,站在屋檐下,远远地看易龙凿冰块。
小家伙看得聚精会神。
易龙也凿得起劲,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淌。
砸了一会儿,易龙也累了,放下棒槌歇息,陈家志让他看着娃,便又接过棒槌继续砸了起来。
这可不是轻松活。
很费力气。
易龙能坚持砸了这么多天冰块,可不仅仅是靠好玩,再好玩也腻了,其本身也是能吃苦的。
两人轮换着又砸了一会儿,黑夜里走来一道身影,肩膀上挑着两筐菜,即使在雨天,脚步也很轻快。
“志哥,装了多少冰袋了?”
“应该有二十来袋,你顺便给易哥、老李老郭也带出去下。”
“要得。”
“菜在地里称重了吧?”
“称了。”
菜也是才开始收,挑回来的两筐菜叶片没有想象中湿。
陈家志两只手拿着一手菜两端的尾部,整齐的抱出来放在地上,又拿旧报纸铺在筐里一层菜上面,放上冰袋,再铺一张报纸,又把放地上的菜抱进去
这就是最传统的菜心保鲜方式。
麻烦是真麻烦,但用对了方法,能大幅延长保鲜期,客户运送的途中也不会出问题。
两坨冰敲碎装完袋后,让易龙看着娃,陈家志把剩余的冰